第一章 中醫的困境(1 / 3)

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三日

鍾醫穿著一件風衣,自信地站在華夏醫學院的講台上。他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自己今演講的主題。

“中醫的困局和發展方向。”

台下傳來了一片嘩然。

美國醫藥代表——美新醫藥集團的大人物們,全部就像是吃了耗子藥的老鼠,臉色一片漆黑。他們花了大價錢給鍾醫搭了這麼一個平台,請來了這麼多大人物和代表,鍾醫就給他們講中醫?難道不是再一次鼓吹西藥救人,西醫才能夠拯救世界,從而進一步在華夏推廣他們的西藥嗎?

鍾醫卻對美新集團代表的反應,毫無反應。

他作為八十年代自考出國的才,哈佛醫學院第一名的畢業生,這一點底氣還是有的。

鍾醫指著這個標題,用他特有的低沉聲音道:

“中醫如今的困局來自幾個方麵:

其一,中醫見效慢。這是中醫和西醫給人最大的不同。作為一個病人,得病之後最期待的事情莫過於疾病快速痊愈。這一點,中醫給人拖遝的感覺。

其二,中醫不方便。這種不方便來自於方方麵麵,熬藥的不方便,吃藥時候的苦……不像是西藥,一個的藥片就能解決問題。”

鍾醫頓了頓,下麵才是他最直刺中醫的痛楚。他的聲音更低了,給人一種如山嶽般的穩重,道:

“最後,我想中醫最大的問題,是中醫缺乏一個標準。

中醫的醫生良莠不齊,中醫好的太好,差的又太差。去看醫生就跟撞大運一般。不像西醫,隻要有儀器檢測結果,醫生的經驗反倒起的作用很,西醫外科除外。

中醫診斷講究望聞問切,卻也缺乏一個標準,不夠數值化,基本是主觀經驗。

中藥的熬藥也不夠標準,不像是西藥,利用化學公式,能標準化的製造藥物,而中藥不行,年份、產地、保存狀況、泡製狀況這些都影響著藥效。”

鍾醫的話一落下,全場皆是驚訝。

他、他這是赤裸裸的把中醫的遮羞布給扯了下來。

在場大人物們交頭接耳,不知道鍾醫接下來要些什麼。

美新醫藥集團代表此刻的心情特別的複雜,一方麵,他們欣賞鍾醫將中醫這門古老的醫術的不夠標準化,另一方麵,他們恐懼鍾醫接下來會出什麼東西來。

於是,美新醫藥集團大人物們交換了眼神。

“打斷他。”美新醫藥集團代表吩咐道。

鍾醫在台上,整理了自己的思路,正準備繼續往下。

下麵我將闡述我對中醫發展方向的展望……

“吱。吱。吱。”

鍾醫的話傳入話筒,卻沒有發出應該發出的聲音。

隨後,現場主持人緊急宣布,因為場地、安保各方麵問題,今鍾醫的演講到此結束。

鍾醫的雙手不自然的握了握,眼神如劍的看向台下美新醫藥集團代表。

他在美國呆了七年,太明白美國人的這些無恥手段了。

不過,這也直接證明了一點。

美國人害怕他繼續下去,美國人害怕他繼續幹下去。因為他隻要繼續幹下去,就會對美國的醫藥集團帶來巨大的傷害。

“走著瞧。”鍾醫在台上,遙遙的對著美新醫藥集團的大人物用唇語道。

走下台,美新醫藥集團的代表急迫的想要跟鍾醫進行溝通。

他們不理解,為什麼哈佛醫學院畢業的鍾醫,會去鼓吹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