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盤古開,日月星辰上升於,大地是一片汪洋鹹海。鹹海中央有一座須彌山,須彌山四方有四大部洲,生活著各色人等。
須彌山東是東勝神洲,其土東狹西廣,形如半月,縱廣九千由旬。其西方西牛賀洲,其土形如滿月,縱廣八千由旬。其南方南瞻部洲,土南狹北廣,形如車廂,從廣七千由旬。其北方北俱蘆洲,土正方,猶如池沼,縱廣一萬由旬。
北俱蘆洲最強大的是華族之國,4千年來他們統治著東海以西的廣闊大陸,四方蠻夷無不納貢稱臣,以為藩屏。華族繁榮強盛,偃武修文,百姓日漸奢靡,尚文弱厭弓矢。直到北方黑韃崛起,這個漠北草原的馬背民族狂飆一樣南下,征服了偉大的華族之國。
華族淪為下民,飽受異族淩虐。
黑韃入主中原,曆百年1帝,國勢日漸衰敗。加之災不斷,民不聊生,四方華族乘勢而起,奮勇驅韃。
亂世之中出了幾位華族英雄,占據浙東的劉炳琪,占據蘇杭的李國華,占據荊襄的陳世貴,占據應府的孫偉成等等。最終孫偉成掃平群雄,北伐幽州,完成了驅逐黑韃的偉業。然後分兵數路,深入漠北,窮追殘韃。
至此四方歸心,孫偉成改應府為南京城,在南京稱帝,改元神武,國號大康。
神武皇帝英明睿智,在他治下大康如同初升的朝陽,稱得上國泰民安。但是人生哪有事事如意?他的嫡長子孫竣先他而亡,致使大康喪失了一個聰慧仁厚的繼承人。不得已,他隻能立14歲的嫡長孫孫汀為皇太孫。
神武皇帝已經年老,兒子們卻年富力強,最具威望和實力的就是皇4子燕王孫竑。他和他的兄弟們對少年儲君孫汀極為不滿,這讓年老的皇帝產生了一絲憂慮,他不知道他親手創立的這個偉大帝國將走向何方?
黑沉沉的,空曠的乾清宮內愈發幽暗神秘,隻有龍書案上閃爍著一角燭火。皇帝正伏案批閱奏章,他神情專注,翼善冠下露出兩鬢的白發,臉上的皺紋如同刀削斧劈一般。
此刻的他,如同一隻巨大而又孤獨的蜘蛛,在寂靜黑暗中靜靜操縱著他的蛛網。大康國就是他的蛛網,是他用數不盡的血淚締造的,他要用生命守護她,傳諸子孫,萬世不絕。誰危害他的這個傑作,他就會毫不猶豫的撲上去,撕碎他,喝幹他的血。
他終於放下了手中的筆,直起身來長長伸了個懶腰,目光轉到書案上的一杯清茶,幾盤蔬果。他輕輕啜了一口茶,拿起瓷盞上的燒餅咬了一口,輕輕咀嚼。他嚼的很認真,眼睛微闔,享受著食物的芳香。
神武皇帝出身貧苦,經曆過恐怖的大饑荒。少年時期要是有一口燒餅,就能救活一條人命,也許他的不少親人還能夠活著。如今他貴為子,嚐盡人間珍饈之後,他依然認為吃口燒餅就是莫大的享受。
他沒有權力奢靡無度,他知道這宏偉宮殿是百姓膏脂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如果他肆意揮霍,那麼百姓就吃不上燒餅,他懂得饑餓導致的怒火有多麼可怕。
一個手持佛塵的禦用監老監像幽靈一樣飄到龍書案前稟報:“陛下,誠意伯在宮外侯旨。”
皇帝睜開了眼睛,把咬了一口的燒餅放在瓷盞上,道:“宣他進來吧。”想了想,微笑著拿起一個白瓷碗蓋在了燒餅上。
誠意伯王基是這個帝國最聰明的人,精通數理象緯之術。戰爭年代,王基為皇帝戰勝攻取出謀劃策,和平年代又為他治理萬民,是他最信任的臣子,也是他的老朋友。
內監引領著王基來到禦前,然後悄悄退到黑暗之中。王基沒有穿官衣,隻穿著一件直綴,頭戴四方平定巾,像個上了年紀的老書生。他從容的整理衣冠,然後跪倒叩首,口稱:“臣王基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微笑著道:“平身吧,這裏是深宮大內,不是大殿輪值,不必拘禮,來人啊,賜座。”內監搬過一個錦墩,王基坐在龍書案西側下首,神色從容。這不像是君臣問對,倒像是鄉下財主和西席先生尋常聊。
皇帝看著王基,指著書案上倒扣的瓷碗問道:“先生深名數理,可知此碗中是何物?”
王基攏住袍袖,微笑著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食物也。”皇帝開碗,果然是缺一角的燒餅,君臣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