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太極(1 / 2)

這個過程持續好長一段時間,而海洋能做的僅僅隻是努力的凝聚起靈魂之力,試圖把那黑白二力按照功法上的方式運轉,這的確是很困難的,因為這個運轉的過程需要極端的完美,協調,有一絲一毫的錯亂都不可以,而這分錯亂,便是海洋此刻感到痛苦的根源,海洋試圖強行糾正它們,但這是不太現實的,因為海洋無力控製這般複雜的變化,所以海洋開始思考自己做的是否正確,腦海裏開始想起幾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想到了: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想到了道,想到了上善若水,想到了無為,想到了有,和無。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下莫不知,莫能行。這些話是道家一脈的祖師爺老子留下的,老子之五千言,短短一篇道德經,也是師傅早早就吩咐弟子們都要背誦的內容之一。

海洋好像感受到了一點致虛,清淨之意,也好像感受到了一絲和光同塵,韜光養晦的意味,或者海洋什麼都沒有感受到,隻是明白如此強行下去終究不是個好主意,師傅要求弟子們背誦銘記這道家典籍也終不是無用之舉,所以海洋嚐試轉變方式。

海洋開始不那麼刻意的去強行調整他們,而是開始安然的看著這黑白二氣的糾纏,流轉,互相的傾軋,碰撞,稍稍的給其一分動力,任它們流轉開來,加以引導,讓他們流轉向一個方向。

這麼做的效果並不是那麼直觀的,但方向好像是對的,這糾纏著的黑白二氣開始流轉起來,順著一個方向一起旋轉起來,而隨著這分流轉開來,海洋感到它們之間的碰撞開始減少,痛苦也隨之減少,就如此過了不知有多久的時間,海洋突然感到一陣輕鬆,這黑白二氣好像不再需要自己多控製,便可以自然的旋轉起來,循環往複,也開始互相有了融合的跡象,漸漸不再那麼捷徑分明。

它們最終形成了一個流轉著的旋渦狀的陰陽魚樣子。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複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印證著功法上的話語,海洋知道這太極,已是成了。

如今的地二力以經形成了太極,便是那個道生一,一生二的二,兩極便是陰陽,便是海洋的地二力,如今它們從二,化為了一,這個一便是太極,並且隨著這個太極的形成以及流轉,海洋冥術的修為亦是悄然躍進了一些,如今大致上來到了第一境的中期,這可以更好的幫助海洋韻養冥刃,海洋不由感歎這道之一字果然玄之又玄。

到如今,海洋已經經曆了幾次這樣的玄妙躍進,自當初的入門初窺,到後來的築基,再到今次的修法,越是進步,海洋越發感到這道之一字的玄奧精深,海洋如今好像更加的無法理解這個字眼所代表的內容。它越發的不清晰起來,但些許修為的進境的提升,也還是讓海洋感到開心的。

所以停止了修煉之後海洋閑下來,又寫了兩行字,海洋最近腦海裏總是浮現出來道德經的內容,雖然有大部分不太能理解,海洋不由得有些後悔先前一些時候沒有好好的鑽研過道德經,這次海洋寫的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寫完後就置於眼前長幾之上,對著它發了好久的呆。

所以顧水問踏進海洋院的時候看到的依舊是這熟悉的一幕,隻是這次海洋好像顯得很認真的樣子,顧水問上前狐疑的看了一眼海洋今日所書,稍稍思索了一下,探出手去輕輕地敲了敲海洋的腦袋“海洋你在對著這道德經發什麼呆?”

海洋被這些微的疼痛喚醒,揉著腦袋“水問師姐總是來得這麼悄無聲息的,不教人有些準備,最近總是會想起這道德經內的東西,所以就寫出來了,但還是有些無法理解。”

顧水問微微笑“這兩句單獨拿出來看的話,你可以理解為公平,絕對的公平!”

海洋這下更困惑了,這哪裏提到了公平二字“這公平二字?何解?”

顧水問稍稍認真了些,對著字向海洋解釋道“你看,這仁字,你可以理解為仁慈,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意思是聖人不對其仁慈,把百姓皆當做芻狗一般對待,你明白嗎,就是沒有特別的仁慈,沒有特殊待遇,你是君子也好,人也罷,江洋大盜也好,當朝大員也好,在聖人眼裏都是一般無二的,是不分貴賤的,所以已一法而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