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所采用的教材,除了中國曆代雜學書籍,以及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外,也都是徐光啟那批士大夫翻譯的《幾何原本》、《泰西水法》、《農政全書》、《測量全義》、《測量法義》、《割圜八線表》等書籍。
“臣等恭迎攝政!”陳於階等人行禮道。
趙銘擺了擺手,“寡人趁著大學還沒放假,過來隨便轉轉,你們該上課上課,不用在意寡人。”
當下,趙銘隻帶少量侍衛,在陳於階的陪同下,便服遊覽帝國大學的內部。
趙銘在幾間教室外駐足,裏麵的教授,有的講儒家經典,有的講九章算術,有得則聽傳教士講解地理見聞。
“按著攝政王的意思,對於儒家典籍,還有雜學的課程,占了全部課程的六成,剩下才是關於數學、天文、自然等西學課程,不過兩種課程中,其實有許多重合的部分,學校正在研究,把一些重合的融合在一起教授!”陳於階介紹道。
趙銘雖然看重科學,不過更重視做人,他並不希望,帝國大學教授的學生,受太多西方強盜文化的影響,成為利己主義者,少了公心。
趙銘滿意的頷首,遂即道:“去實驗室看看!”
趙銘對於怎麼教育,並不在行,不過他建立帝國大學時,對陳於階,提出了幾個要求,其中一個就是要籌建各種門類和學說的實驗室,用於驗證書中的知識,探索未知的事物,並要求建立一套,探尋事物本質的研究體係。
一行人來到一棟樓,每個房間上,都掛著牌子,寫著某某實驗室。
這時,大多數實驗室內都是空的,隻有少數幾間,有學生在進行實驗。
趙銘走到一間實驗室外,發現宋應星也在,後者發現趙銘,忙吩咐學生自己做實驗,便疾步走了出來。
“臣參見攝政!”宋應星行禮道。
趙銘微笑道:“宋愛卿今日怎麼也在這裏!”
宋應星道:“臣是這裏的教授,今天學生要驗證臣的著作《天工開物》中,關於銅的提煉,所以臣便親自過來一趟!”
趙銘點了點頭,看了看學生實驗的工具,比較簡陋,瓶子都是雜色的琉璃,不禁道:“愛卿有時間,也研究一下玻璃的燒製,改進一下燒製工藝,為實驗製造一批器材!”
宋應星道:“這個工部其實已經在研究和改進現有的工藝了!”
趙銘沒想到他們已經想到,於是問自己另一個比較關心的話題道:“寡人讓愛卿製造的鐵甲艦,有進展沒?”
現在西方艦船,已經裝備開花彈,明朝在艦船上武器的優勢,已經被西夷追平,所以趙銘開始急切的希望,鐵甲艦能夠取得進展,讓海軍裝備早期鐵殼船,以保持優勢。
宋應星道:“回稟攝政,已經有進展,明年就能下水,不過初步估計,船隻吃水很深,恐怕難以海上航行!”
趙銘微微皺眉,“改天寡人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