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糧荒(2 / 2)

吳三桂想起了崇禎年間的景象,感覺到火燒眉毛般的危機。

好的如同耶律大石般開創一番基業,原來不過是一場騙局。

吳三桂紅著眼睛,低沉的喘息道:“那兩位丞相,可有解決的辦法!”

孫可望早有腹稿,沉聲道:“要解決危機,避免饑荒,隻有兩個辦法。一是發展生產,提高糧食產量。這點臣已經在做,君上看見的這些良田,都是臣近一年的成果。”

“這些遠水不解近渴,丞相還是想想兩個月後怎麼辦吧!”吳三桂懊惱道。

孫可望接著道:“發展生產,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過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有成效,所以在此期間,便需要另外一個辦法同時進校”

“什麼辦法?”吳三桂問道。

孫可望道:“葉爾羌糧食不足,那麼就隻能從外界獲取糧食。”

吳三桂道:“草原上的部落,連自己都很難養活,能有多餘的糧食?”

“多少還是有一些。臣已經派遣商隊,用毛毯和鐵器,去與玉茲人交易,多少能夠獲取一些牛羊。”孫可望道:“當然,這遠遠無法滿足,我們的消耗。”

洪承疇知道孫可望還有辦法,於是問道:“那左相還有什麼方法解決糧食的問題。”

孫可望嚴肅道:“確實有個辦法,便是如當年的皇太極一樣,入關搶掠!”

吳三桂向看瘋子一樣,注視孫可望,他剛從關隴逃出來,再回關隴去搶掠,不是送死嗎?

孫可望解釋道:“君上放心,臣的入關,並非是去劫掠大明。”

洪承疇也存在疑惑,“劫掠的對象,必須要相對富裕,若是太過貧瘠,可能耗費甚多,死傷慘重,收獲卻十分微薄。葉爾羌周圍,除了明朝富裕,搶劫誰能一下養活五十多萬人?”

洪承疇對於西域周邊也有些了解,強大的準格爾全盛時也不過六十多萬人,就算滅了準格爾,所得到繳獲,恐怕也難以滿足周國的需求。

在西域周邊,其它的國,也都十分弱,人口多是十多萬饒國,難以供養周國。

孫可望看向洪承疇,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神秘道:“右相有所不知,大周在占據葉爾羌汗國後,本相派遣兵馬,接收和巡視葉爾羌邊境。大軍抵達昆侖山時,卻與南麵一個國家,發生衝突。此國之人,行事狂傲,目中無人,意圖穿過昆侖山,占據葉爾羌河源頭。”

吳三桂和洪承疇都被孫可望的話吸引,問道:“哪裏來的國,某非夜郎自大?”

“他們還真非夜郎,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國家,號莫臥兒,據已經一統竺!”孫可望沉聲道:“當時,我看大周剛占據葉爾羌,便不欲多生事端,隻是派使警告,可對方非但不聽,反而增派兵馬挑釁!”

吳三桂急問道:“結果呢?”

孫可望冷笑道:“臣本想忍忍算了,可結果一萬莫臥兒大軍,卻被趙良棟一千人殺得大敗,直接趕出了昆侖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