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沈陽東陵(2 / 2)

幾十年過去,滿清的政策已經初見成效,如今明軍兵臨城下,已經看不見故國衣冠。

趙銘一路行來,看見荒廢的村莊,看見滿衣滿冒的遼民,看見著夷語的孩和年輕人,心中一陣感歎。

此時,在洪承疇等人,在城牆上交談、布置之時,明軍已經推近至城上守軍視線範圍以內。

看著遠來的明軍,清軍隻能用人山人海,如潮而來,鑼鼓喧等等詞語來形容明軍兵勢之盛。

清軍士卒立在城頭上,放眼看去,但凡目力能及的地方,全都是聯軍的身影和攢動的人頭。

聯軍除了人多之外,一門門戰馬拖著火炮,也令清軍膽顫心驚。

洪承疇隻是粗略的看了看,恐怕至少百門重炮,而除了火炮之外,明軍其他器械也不少,其中一架“破城錘”,長三丈,頭包鐵皮,恐怕一人都抱不住,光看樣子就挺唬人。

這時明軍到達沈陽城南郊,十餘萬聯軍,開始在距離城牆五裏外下營。

趙銘身披鐵甲,腰掛寶刀,頭頂著鐵盔,引數十騎離大軍,奔到沈陽城前約莫三裏地處停下,遠眺這座關外大城。

趙銘吐出了一口濁氣,胯下的雜毛馬有些躁動的打轉兒,不太聽使喚,趙銘隻能一邊扯動韁繩,一邊轉動脖子仔細察看城池。

沈陽原本就是關外重鎮,滿清占據簇後,又將沈陽作為都城,所以防禦十分完善。

沈陽城高三丈以上,護城河環繞四周,城體有甕城、敵台、馬麵、敵樓、箭樓,防禦設施齊全。

在南城樓上,一杆軍旗挑釁似的舞動著,趙銘用千裏鏡觀之,正是洪老賊的大纛。

“大帥,打這樣的城池,很有挑戰啊!”謝遷砸吧嘴道。

兵家言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聯軍雖有十餘萬,是城中清軍的五倍,但若是算上城中八旗眷屬,還有包衣奴才,那聯軍的兵力,最多是清軍的兩倍而已,確實不好攻打。

李本深沉著臉道:“當年洪賊鬆山兵敗,潰入鬆山城之中,萬餘兵馬,又堅守了大半年,才因為叛徒出賣,而城陷被俘。由此可見,洪賊極為善守,我們要破城恐怕不易,特別是冬季馬上就要到來!”

唐通也對趙銘道:“大帥,關外的冬季,可是不一般的冷啊!”

唐通是大明邊將,曾經多次入遼作戰,知道關外氣候,要是真拖到冬季,恐怖明軍反而會有危險。

趙銘皺起眉頭,卻沒有理會眾人所提的困難,他用千裏鏡掃視城牆一遍,發現城池確實不太好攻,於是鏡頭移向四周,忽然發現沈陽城東,不遠處有座山,山上有插有清軍旗幟,於是問道:“那是何處?”

眾人看了看,最後還是降將唐通道:“應該是石嘴山建奴的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