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朝鮮無間道(2 / 2)

這時朝鮮王一看,踢到鐵板了,他害怕滿清報複,感覺朝鮮無論如何也打不過建奴,於是便忙寫信給努爾哈赤,表示願意臣服。

這也沒辦法,實在幹不過,而且手上也沒兵了。

朝鮮王光海君,這樣做多半也是被逼無奈,為了保護朝鮮,可是此時的朝鮮人,卻比後來的要記恩得多。

努爾哈赤稱汗後,雖打贏了薩爾滸,但是明朝依舊是個龐然大物,後金的外交環境依舊十分糟糕,四周蒙古人、女真部落,不少都還是與明朝有聯係。

這種情況下,明朝第一藩,朝鮮暗中投靠後金,努爾哈赤自然要宣傳。

光海君暗中寫信歸順,主要還是想穩住後金,讓後金別打朝鮮,可是直腸子的朝鮮人不幹了,憤怒了。

沒等明朝下旨詢問,老弟怎麼回事,怎麼和努爾哈赤搞在一起,朝鮮人自己就把寫信的光海君給廢了。

朝上國,父母之邦,壬辰倭亂,父母之邦怎麼救你的,現在父母有難,你居然不僅不幫忙,還幫建奴,還算是人嗎?

就這樣,朝鮮人推翻了光海君,改由綾陽君李倧繼位,史稱“仁祖反正”。

朝鮮心雖向著大明,可是實力畢竟有限,李倧繼續推行親明國策,立刻招來建奴的攻擊。

“丁卯胡亂”“丙子胡亂”滿清兩次攻入朝鮮,李倧很不服氣,但是細胳膊細腿的,最終還是被滿清俘虜,隻得臣服於滿清。

清軍兩次入侵,朝鮮險些亡國,讓朝鮮人終於認識到,“虜雖醜,然治我有餘!”

認識到這一點後,朝鮮不再明麵上繼續反清,轉而暗中謀劃,一麵寫信給明朝,希望父母之邦能夠理解,朝鮮真打不過建奴,不得以向滿清稱翻,一麵想著積蓄實力。

無奈朝鮮是真的窮,實力沒積蓄什麼,卻等來崇禎皇帝自縋消息傳入朝鮮。

朝鮮上下立時哭聲一片,舉國戴孝百日,朝鮮王李倧聽到子自縋消息,直言猶如“崩地解!”

此時朝鮮雖是滿清藩屬,不過與朱以海、趙銘都有聯係,曾經還準備聯絡倭國,找德川家借兵,來攻擊滿清。

趙銘與朝鮮聯係也有段時間,朝鮮王李倧曾表示,適當的時機,朝鮮願意反正歸明,但是被趙銘嚴詞製止,讓朝鮮千萬不要衝動。

以朝鮮軍隊的戰鬥力,跟個東方意大利似的,真要反正,肯定一衝就垮,還得明軍去救,不如暫時繼續身處清營,利用滿清藩屬的身份,從滿清、蒙古為明軍購買一些物資。

當年滿清靠晉商,趙銘現在就靠朝鮮了。

趙銘在兩淮獲得大批物資,有些是趙銘不需要的,便通過朝鮮換取一些牲畜和糧食。

夏完淳從朝鮮帶回來五船糧食,而金州的多鐸卻已經糧草將近,無奈之下,多鐸隻能留下三千騎兵在金州一線監視明軍,自己率軍返回沈陽就食,不久又退回關內。

趙銘大軍長期在外,時間到五月後,搶的糧食也消耗巨大,需要從南方運糧,所以也率領船隊,經山東回到了舟山,結束了從去歲十月至隆武三年五月,長達半年的遠征。

(感謝大家的支持,感謝黑貓和狸花的1000,一斤白糖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