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魯王君臣(2 / 2)

趙銘沒等方國安完,便急聲道:“大將軍,多鐸遣李率泰,領萬餘清兵,殺奔富陽,包抄大軍後路去了!”

方國安臉上神情瞬間一僵,噌的一下起身,“你什麼?”

趙銘拱手道:“大將軍,某發現萬餘清軍,從西麵插向富陽。某懷疑杭州不過一耳,乃多鐸欲全殲浙兵,而故意露出的破綻!此時,李率泰插向富陽,必渡富春江,直搗紹興,斷大將軍歸路,而多鐸大軍,怕是已經再殺奔杭城的路上。”

方國安臉色陰沉,他沉默半響,“朝廷發兵十萬,今寸功未立,便退回南岸,必為下恥笑,且民氣可鼓不可泄,本帥不能聽你一人之言,就讓殿下退兵!”

方國安緊盯著趙銘繼續道,“汝之言,可有憑證?”

這明顯是不信任趙銘,趙銘心頭一急,大聲喝道:“首級便是憑證!”

方國安看向旁邊一人,那將行禮道:“大帥,驗過了,是清兵無疑!”

方國安眉頭緊皺,沉默半響,“帶趙堂主下去休息,本將要去麵見殿下!”

趙銘畢竟不是魯監國的人,方國安不可能因為他一句就退兵。

趙銘見此,知道方國安並不甘心,魯王政權為奪大位,獲得功績,已經迷失本心,他們急於求成,沒有意識到巨大的危險已經降臨。

“大將軍,清兵旦夕可至,若不早日撤離,屆時進不能取杭城,退不能回浙東,必然進退失據,為清軍所敗!”趙銘急聲道。

方國安大怒,“安敢亂我軍心!帶出去!”

趙銘出了營帳,一陣惱火,心中生起不好的預感,“浙兵恐怕要敗!”

他在這邊不順利,不禁擔心起另外幾路的情況,也不曉得,阮美、李忠明他們怎麼樣了,有沒有把情報傳出去,收到的人,又會不會聽。

“歸根結底,還是老子沒地位,沒威望!要是老子有地位,有實力,有威望,話的分量就不會如此之輕!”趙銘惱火無比。

魯王監國的大帳,在杭州之南,方國安匆匆前來,稟報此事,魯王與眾多將校,俱是一驚,不過遂即便有人質疑道:“據吳日生言,趙銘與江陰之眾,去了舟山,且他與鄭芝龍之子鄭森交往甚密。這會不會是福建見我浙兵臨杭,故意使的計策?”

趙銘對於魯王政權的人而言,不過一個外人,他的話魯王政權未必相信。

國舅張國俊,時刻保持進行政治鬥爭的準備,他首先想到的是,隆武朝廷來拖後腿,使絆子。

這都是唐魯之爭造成的後國,國有二主,非明朝之福。

魯王身穿明黃龍袍,頭戴翼善冠,眉頭緊皺,擔憂的問道:“方卿,王卿怎麼看?”

方國安道:“若真如趙銘所言,大軍便危險了。”

王之仁道:“如今打破杭城,就在眼前,也不能隻聽一麵之言!”

眾人一陣議論,有撤,有不能撤,最後魯王一拍座椅,怒道:“派遣斥候探查,確認消息,同時在江上備好船隻和浮橋,大軍繼續圍城,待消息探明,再做決定!”

眾人商議了半,得出這麼一個折中的方案,然後各自去準備。

方國安回到營地,安排人去探查,又囑咐部將去護衛浮橋,他剛安排妥當,便聽營帳外一陣喧嘩。

方國安不快道:“何人喧嘩?”

“大將軍,是那個趙銘,一定要見大將軍!”親兵稟報道。

方國安眉頭緊皺,有些惱火,“不見,把他看管起來,軍營重地,成何體統!”

他話音剛落,一將挑簾進來,方國安以為趙銘闖進來,頓時大怒,誰知卻其子方士衍,他一進帳,便急聲大呼道:“父帥大事不妙,一支清兵把富陽給占了。”

(感謝大家的支持,今出遠門,晚上十二點前,更新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