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呼嘯,正值臘月。
暮色中,大風鎮的房屋頂上已經積了一層雪,目光所及,幾戶人家燈火通明,院子中隱約間傳出歡聲笑語。
一個雙手環抱精致竹簍的少年正在低頭趕路,穿過幾條巷弄,幾經繞轉,少年終於來到一條熟悉的泥路巷,巷左右幾戶人家燈火明亮,少年埋頭朝著自家院門走去,經過燭火亮堂的人家時,少年還是抬頭看了一眼,燭火映在少年消瘦的臉上,略微發紫的嘴唇緊閉著,少年眼睛裏映著燭光,分外清澈。
少年正要開門,隔壁的院門就推開了,院裏走出一個身形略帶佝僂的老人,老人身著青衣,白色山羊胡,視乎是因為經常笑,老人眼旁皺紋很是明顯。
老人看到少年後連忙道:“凡,收工了啊,到爺爺家來。”顯然,老人對少年早出晚歸已然習慣,少年名叫吳凡,隻見吳凡伸手撓了撓後腦勺,開口道:“劉爺爺,家裏的牆前些日子裂了個縫,你看我帶了些泥,打算等下和點水糊糊”見吳凡這樣,老人邊轉身邊開口到:“凡你等會啊”隻見老人出來時,手上端著一碗飯菜,見老人端到麵前的飯菜,吳凡也將拒絕的話咽了回去雙手捧住碗後連忙;“劉爺爺,謝謝您,如果不是您…”吳凡話剛剛道一半就被老人話打斷:“凡,你是個懂事的孩子,差不多也快年過年了,你也快又長了一歲,我老頭子沒記錯的話,今年你也1歲了,時間過得真是快啊”正在感歎歲月不饒人的老人看了看手捧著碗直立的少年吳凡,又看了看院門旁邊放著的竹簍,老人拍了拍少年的肩膀道:“凡,我先回去了。”罷老人便回身走了,少年心中清楚,如果不是這和藹老人,自己早就死了,心裏想著一定要報答老人。
片刻後,吳凡回過神,撿起竹簍便回屋了。
大雪紛飛,夜色更加朦朧,一間明亮房間裏,劉姓老人坐在一個鐵製大桶旁,大桶裏火炭燒的通紅,陣陣熱浪撲麵而來,劉姓老人對麵,坐著一個灰衣夫人,年過花甲,花甲婦人是劉姓老人老伴,兩人膝下有一兒一女,老人兒子早年參軍,至今未歸,還好偶有書信銀兩寄回,女兒遠嫁他鄉,罕有歸期,兩夫婦圍著炭桶,聽著窗外風雪交集,灰衣婦人感歎道:“鄰家凡也是命苦,好像那年也是如今這般大雪,孩子才七歲,拿家裏不多的物件去鎮裏換錢抓藥,生生凍在巷子口泥路上,要不是我那剛好看到,孩子就沒了。”看到自家老頭低頭想事,婦人又接著:“那時候看到那孩子的時候,孩子已經凍的縮成一團,孩子身後的雪地有一條長長的痕跡,不知道著孩子爬了多久,到了巷口還是爬不動了,救回來的時候才發現孩子懷裏抱著給他娘抓的藥,高燒燒的迷迷糊糊,嘴裏還念叨著娘親,娘親,我買到藥了,你的病就好了。”老人從出神狀態回過神來,緩緩道:“凡他娘撐了一個多月還是去了,要不是舍不得孩子,估計一個多月前就沒了,不過現在孩子都懂事了,你也別老是念念叨叨的。”“我老頭子啊,剛剛聽到人家凡回來,你可是第一個出去的啊,還我念叨。”老人聽到自家老伴話後,也會意的不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