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9.三皇之戰 二十七(1 / 2)

()聽到熊當的話後,景江沉默了一會說道:“如今能在我大楚帝國,擔當此大任的將軍,唯有我兒景紹!”

此時在楚國與齊國的正麵戰場上,楚國敗,齊國將完成統一大業,如果楚國勝利了,楚國可以僥幸苟活,如果出現一個國士,齊國衰落,楚國可能完成複興,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麵。

此時楚國的領土隻剩下贛鄱與揚州的一小塊地,因為景紹掌握著楚國的最後軍團與一些南蠻部族,在加上楚國南部的蠻人的支柱,讓局勢形成了景紹可以與齊國的徐州軍團對峙。

此時在戰場上,齊軍正在與楚軍廝殺,雙方大戰三次,小戰六十三場,齊國勝多敗少,楚國雖然敗,但是重要的據點並沒有出現失守的局麵,可以說局勢也在楚國的控製範圍內。

景紹看著這一切,一直感歎,而一旁的蠻族將軍孟達看著景紹說道:“景將軍,給我三萬騎兵,我可以殺出去,與那齊國的武士軍團對抗,甚至可以剿滅那武士軍團!”

楚國之所以能與齊國展開對峙,就是因為楚國有著這個猛將孟達,孟達萬人敵,同時也是南蠻部族的英雄,榮譽戰士,有他在,蠻族士兵就如打了雞血一樣,奮勇往前,不退縮。

景紹看著孟達,雖然他也想給孟達大軍,讓孟達去前線對抗武士軍團但是他又有顧慮,畢竟整個楚國的大軍,都靠著孟達來支撐著。

孟達是蠻族的領袖,英雄,如果孟達倒下了呢?這南蠻的信仰可就沒有了,麵對齊國的軍團,可能會形成一邊倒的潰敗。

這個賭局,他景紹不敢賭,如果能戰勝武士軍團,甚至覆滅了武士軍團,那麼戰爭必然會很順利,楚國反攻不是不可能,甚至可以讓齊楚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麵。

景紹看向孟達詢問道:“孟達啊,你有多少信心,幹掉這齊國軍團?”

景紹雖然不敢,但是眼前這種僵持,時間越長,越對楚國不利,畢竟楚國的糧草並不多,南部蠻族與贛鄱大地,都是不盛產糧食的地方,而楚國的糧倉都已經被齊國攻陷了。

如果持久下去,齊國在斷絕了他們的糧道,甚至偷襲了他們的糧倉,那麼對於他們而言,隻有潰敗一條,反觀齊國呢,齊國的糧食據點有很多,你偷襲了這個糧倉,人家還有那個糧倉,而糧道也有很多條。

所以在齊國的麵前,楚國不適宜打持久戰,對於楚國而言,想勝利,唯一的辦法就是戰勝齊國的軍隊,讓齊國形成大潰敗,他們一路追趕,讓齊國見識到楚國的力量,讓齊國放棄,或者短暫的放棄進攻楚國的打算。

隻要這麼贏了,齊國退兵不戰,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麵,對於楚國而言那就一切都有希望,隻要楚國出現幾個明君奮發圖強,光複大楚何愁呢?

孟達看著景紹說道:“如果我贏不了對方,那麼我也不會活著回來!”

孟達在給景紹表達自己的信心,而到了景紹的耳朵中,就是另一種意思了。

你死了,我怎麼辦?你死了,我們的軍隊可就喪失一股精神了,就少了一種光環了,戰鬥力,士氣必然有所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