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訪問學者(1 / 2)

涼風輕拂,江麵上水汽彌漫,宛如輕煙薄霧,籠罩著船頭的昏黃燈光。滿江的星月倒影,在漣漪中碎裂波動。

蕭瑜躺在船艙之中,雙手抱頭,眼睛半睜半開,無法入睡。布簾閃動,星月窺人,倉壁上掛著的蓑衣鬥笠時隱時現,恍若漂浮不定。

他的思緒也是漂浮不定,回想起這三個月來的往事,便如大夢一場,很不真實。

他們當時坐船去往九江,到了那李家,卻隻是歇宿一晚,第二就由李府的管家帶著,去了當地的一家書院。

那家書院叫做桃李山苑,規模宏大,人數眾多,老師學生泱泱滿院,在當地極富盛名。也不知李管家對書院的山長牟先生過什麼,牟先生神態親熱,言下著實結納。

他們就這樣作為遠來講學的名士宿儒,在書院住了下來,時光荏苒,不知不覺之中,已過了一個多月。

這晚上,單夫子在院中來回踱步,不住抓耳撓腮,顯得無精打采。看那樣子,像是酒癮發作,心癢難耐,手腳沒個安放處,蕭瑜提議去後廚取酒,單夫子眼睛一亮,很是欣喜,隨即又黯淡下去,歎道:“喝酒嘛,自然是人生樂事,隻是,這本書不給人家取來,隻怕以後麻煩纏身,再沒機會喝酒了。不忍則亂大謀,亂大謀啊……”

舉袖擦擦嘴角,大咽口水,向蕭瑜看看,奇怪道:“你的臉色怎麼這麼差,也是犯了酒癮嗎?”

蕭瑜正感奇怪,不知他取書做什麼用,聞言一怔,笑道:“我不喝酒的。好像是水土不服,老是肚痛幹嘔。”

單夫子哦了一聲,道:“原來是這樣,當時咱們走得匆忙,又不知道要去哪兒。該當備上一罐土水,就不怕背井離鄉了。”

當時的習俗,若是遠走他鄉,要帶上一罐摻了鄉土的清水,去到異鄉之後,每在飲食裏添加一些,據這樣就是把故土神邸的祝福帶走,不會生病生災。

單夫子語聲惆悵,卻也隻是觸景生情罷了,並不真的上心。背了雙手,往中院的書房走去。

這些個怪力亂神的傳言,蕭瑜也不以為然,他來到這裏,也沒有什麼不適,隻是思念萬伯,無從排遣,便在後院練掌。

他的肚痛幹嘔,就是由此而來。練掌的時候,氣機牽引,總會氣血翻湧,有時候腹痛如絞,陣陣幹嘔,很難忍受,停手不練,平緩了喘息以後,不適卻又自己消了。

蕭瑜從來沒有練過武功,以為這是自然現象,不足為奇,就好像讀書久了,總會眼睛酸痛,頭腦暈脹一般。

他目送夫子走遠,便來到後院練武。自起手式禮敬八方練起,左手掌心向上,陡然翻腕揮臂,掌心朝下,從陽掌變為陰掌,屈膝掃腿,變招成空穴來風。綿雲掌的招數次第使出。

打到第十六章擔山跨海時,蕭瑜騰身躍起。他沒有內力根基,這一下跳躍,隻能轉過來半個身位,狼狽落地,每次都是膝彎前傾,雙手撐在地上,擺出一個如廁後找土坷垃的姿勢,才不至於摔倒。

擔山之威猛,跨海之靈動,那是沒有的,成造糞之吃力,跨姿之不雅,還是差相仿佛,有那麼幾分神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