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韜光養晦(1 / 2)

“話雖如此,可是君襄公統治君子國這麼久,難道就沒有幾個忠臣和義士?”

聽到這話,何英武笑道:“鐵心,你都已經是太平候了,難道還不知道下麵的升鬥小民是什麼想法?他們隻會乞求能夠過上太平日子,誰還會關心頭上作威作福的到底是什麼人?

而且君姬雖然在貴人中間有惡名,導致人人都怕她。可是她在民間的名聲很好,百姓都知道她又聰明仁慈。所以會有反心的隻有那些貴人,老百姓是站在君姬這一邊的。

為了防備這些貴人特別是宗室作亂,君姬特意讓城內的貴人家家都出子弟建成新的一支軍隊,以白羽別在頭盔上以作為跟其餘軍隊區別,號令為羽林軍。

這支羽林軍既是作為貴人家的質子,又是作為君姬的恩寵。現在她已經將全城的貴人都籠絡在自己的旗下,聽她話的人,子侄就可以很快出人頭地。如果不聽她的話,姬行和何福康等人全家的首級可還掛在城頭上呢。

現在神武軍又已經駐紮在城外,城內的貴人誰還敢反抗,那不是讓自己全家都進入火坑嘛。恐怕現在除了你立刻發兵大敗城外的神武軍,然後再攻破君子城,否則誰也改變不了局勢。

可是君姬到底是你的正牌夫人,你能下得了手嗎?君姬知道你是心軟的人,是不會做出這種事的。她之所以敢在這種局勢下起兵清君側,其實一開始就想好了後麵的一切。”

老榆樹聽何英武說話的立場,隱隱約約是站在君姬那一邊的。就很是氣憤的吼道:“死鸚鵡,你別忘了自己能有現在的地位,是誰給你的。如果不是鐵心當初把你救出來,你早就死在東胡的草原上了。現在君姬給了你什麼好處,讓你替她說話?”

“老榆樹,你別急。我當然知道自己的命是鐵心給的,如果不是我跟鐵心有這層關係,恐怕早就死了。這一次大將軍、丞相、承天府府君都死了。我掌控著禦林軍,本來也會死。不過因為我跟鐵心有關係,又是剛剛在儲君作亂之後才升為禦林軍統領,本身並不是國君的親信,才得以抱拳性命。

要論關係,自然是我跟鐵心的關係更好。所以我不會站在攝政那一邊,而是站在太平候這裏。可是現在已經不是奪權的最好時機,君子城已經是攝政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鐵心要去搶,自然能夠搶到,乞活軍無敵於天下,自然能夠打下君子城。可是那樣君子城會變成一片廢墟,得到了也沒有什麼用。我是君子城土生土長的人,實在是不想看著君子城毀於一旦。

君姬到底是女子,她的家業早晚是要傳給自己的子女的。她現在懷著太平候的兒子,以後這個孩子自然會繼承這一切。就算是伯爺打下了君子城,結果不也是這樣?”

“何英武,這些話是誰教給你的?你的本事我知道,你說不出這種話。”

何英武點頭承認了老榆樹的指責,然後說道:“是君姬差人告訴我這些道理,然後我又用自己的話說出來的。不過這確實是事實,現在已經錯過最好的時機了。”

“老槐樹,不要跟鸚鵡爭了。他說的沒錯,現在的確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這種時機錯過了就是錯過了,沒法補救的。現在君姬做了攝政,她的勢力大勢頭猛,我們不能硬拚,還是韜光養晦為好。不過我最近也不打算去君子城了,就讓她自己在那玩吧。

隻要她不做太出格的事情,我就不會為難她。暫且如此,你們散了吧。”

薑鐵心看到在場的人都不走,就自己出去了。今日是車姬離開的時候,他正好去送送行。見到薑鐵心拋下大事來送自己,車姬笑道:“你這會跑出來,別人會罵我的。”

“哈哈,我其實怕被別人罵的人。他們被局勢彌亂了雙眼,你總不會也這樣吧?”

“眼下君姬確實勢力太大,硬拚會兩敗俱傷。可是你是男人,天上就占據優勢。大不了你可以北上去找曼香公主,君姬可就變成一個笑柄了。所以為了不讓你亂來,她不會太過於讓你難做。

你在這裏有池麗格樂作伴,又有乞活軍在手,已經是過上享福的日子。況且你在北邊還有那個蠻牛幫你開采金礦,暗中招攬騎兵。在燕回山以北,又有胡三和公戶俊擴充地盤。最後還在南荒跟野人合作,來得到更多的糧食。

這處雲山還出產各種君子城需要的物資,能夠把君子城的財富源源不斷的吸引過來。用不了幾年,你就能夠靠著絕對的優勢來壓服君姬,進而取得天下。

君姬不過是過幾年癮,最後問鼎四方的人終究還會是你。現在你不急著去問鼎的輕重,卻在這裏韜光養晦。就憑這份耐心,你也比淮恒侯強,這四方鼎,早晚都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