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指點江山(1 / 2)

洛陽,立河洛之間,居天下之中,稟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氣。三皇五帝以來,洛陽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為天人共羨之神都。

洛陽城,北據邙山,南望伊闕,洛水貫其中,東據虎牢關,西控函穀關,四周群山環繞、雄關林立,雄踞“天下之中”,“東壓江淮,西挾關隴,北通幽燕,南係荊襄”,人稱“八方輻輳”、“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乃曆朝曆代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爭之地。

在夕陽的餘暉中,洛陽城瑰麗雄偉,氣勢磅礴。那淡青『色』的方磚承載著曆史的厚重與滄桑,令人不禁肅然起敬。

四人駐足遠望,心中的感觸卻不盡相同。

李仁道神『色』凝重,沉聲道:“若是我西夏可以在此建都,席卷天下,囊括四海,並吞八荒,轟轟烈烈的幹一番事業,豈不快哉!”

北宮暮歌淡然一笑,問道:“燕小兄弟,你有何想法呢?”

燕山隨口道:“李兄弟貴為太子,爭雄天下。我一個小老百姓,但求天下太平。”

北宮暮歌又問道:“那你覺得如何才能天下太平呢?”

燕山略一沉思,緩緩道:“或許需要一場慘絕人寰的血腥殺戮。”

北宮暮歌眉頭微皺,沉『吟』道:“如秦始皇那般麼?”

燕山隨口道:“或許吧!”

北宮暮歌神『色』凝重,正『色』道:“《史記》有雲,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如此暴政之下的太平,真的是你所期望的麼?”

燕山舉目遠眺,目光澄澈,緩緩道:“世殊時異,不可同日而語。以司馬遷之胸襟,又如何能理解秦王之誌向呢?”

北宮暮歌正『色』道:“唐太宗李世民曾言,從古至今,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漢武驕奢,國祚幾絕。燕小弟,不知以李世民之胸襟,能否理解秦王之誌向呢?”

燕山答道:“李世民其人,文治武功,古來罕有,乃不世人傑。他講道義,重名節,為世人楷模。也正是如此,其野心與魄力便稍遜不止一籌。”

李仁道若有所思,不禁問道:“燕兄弟能否說明白些?”

燕山道:“古往今來,凡成就開天辟地之不世功業者,非冷酷鐵腕者不可。商鞅變法之初,冷酷殘忍,血腥屠殺,這才奠定了秦國強盛之路。但是,若沒有像秦孝公那樣具有大魄力與大智慧的明主,一切變法都隻是空談而已。秦皇漢武,文韜武略,心懷遠大誌向。為此,他們不擇手段,哪怕背上千古罵名又有何妨?”

北宮暮歌略一沉思,問道:“不知燕小弟如何理解秦皇漢武之誌向呢?”

燕山答道:“秦始皇以鐵腕手段,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裏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係。他開創了華夏大一統的政治格局,雖荼毒一代,卻功在千秋。至於漢武帝,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