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明明就是一個姨娘所生下來的庶出的姑娘,居然得到了嫡長女才有資格得到的一切,那不是個容易讓人猜測揣摩,想入非非的人兒嗎?
令林玉明名聲大噪的直接原因,便就是林玉明在馬車上遇見安平王的那一次宴席。
那一次,在皇宮裏的時候,聽聞這林尚書家有兩位女兒參加宴席,一位美若天仙,另一位卻如同小醜一般,當時,還曾被罵戶部尚書趙尚書的嫡長女趙秀麗取笑過呢!
然而,還不單單隻是這一點,據說,林尚書家的那一位小醜姑娘還險些闖出了大禍端,幸虧是被平王殿下救了下來。
既然,聽到過關於林玉明這麼多的傳說,眾人自然對林玉明帶著幾分好奇,尤其是那成日都待在閨房之中的女子,譬如說,安平王身旁的那一位佳人。
按道理來說,這入了東苑,閔錦茹便就應該隨著閔丞相,站在閔丞相的身後。
雖然閔錦茹現在距離閔丞相也算不得遠,就隻是隔了一個人的位置,卻也是不合規矩的。
站在閔丞相和閔錦茹中間的,不是別人,正是同閔錦茹一起進入東苑的人,堂堂安平王殿下。
想著馬上就要見到林玉明了,安平王的心裏本該是歡喜的,卻是不知道為何,竟然染上了一層濃厚的愁緒。
安平王看了一眼身邊的閔錦茹,並沒有開口。
他又哪裏會不知道自己的那一抹濃濃的愁緒究竟是來自於哪裏呢?隻不過,他不願意,亦不敢再繼續往下去想。
因為,他害怕,害怕這最後的結局,和他想象之中的完全不一樣呢?那,他又該如何去麵對?如何去繼續這接下來的一切呢?
伴著安平王那混亂不堪的思緒,林玉明的腳步,一點一點的逼近了。
蜜糖被林玉明差遣出去尋找林靈安了,這貼身丫鬟沒在了,生辰賀禮的盤子卻是不能讓林玉明自個兒端著的。
對於其他的丫鬟,林玉明將盤子交到她們的手上反而還有點兒不放心。
如若是說平日裏除了叉子,林玉明還能夠想辦法補救,今日,當著這麼多人的麵兒,那是絕對不能夠再出任何的差錯,否則,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將會前功盡棄。
趙嬤嬤自告奮勇,為林玉明端起了盤子,林玉明雖然有些遲疑不決,卻終究還是沒有拒絕趙嬤嬤,默認了下來。
林玉明的遲疑也是有原因的,畢竟,說到底,這趙嬤嬤是尚書府裏的老人兒了,她知曉這件事情的輕重緩急,若是出了亂子,後果會是如何。
可是,再換個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那就真真的完全不一樣了。
雖說趙嬤嬤是尚書府裏的老人,可她終究是大夫人身邊的人,這大夫人是誰?恨不得將自己千刀萬剮的劉氏。
兵行險棋,就眼下這局麵來看,林玉明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了,隻能將就。
不過,這樣也好,她正好借這個機會試試看,趙嬤嬤究竟是想幫著劉氏弄死自己呢?還是想抱住自己的那條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