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月溪鎮,觀劍宗(1 / 3)

月溪河從北到南滾滾流淌,穿過大周南陲,切開了巍峨群山,也一並切開了河岸兩邊的大千氣運。

從河東賤民遍地的月溪鎮,到河西神仙林立的觀劍宗,恍惚一下就從不化之地到了仙靈國度,兩者唯一的聯係,也就是河上那座不起眼的橋了。

橋邊有個破舊的茅草屋,一個老木匠在裏麵守了一輩子,臨死前幾年才收了個學徒,但沒等正兒八經教授學徒工藝,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拄著拐杖站在橋中央,麵向月溪河上遊的方向,微笑著閉了眼。

那個學徒如今也才十二歲,好在已經通曉了些許人情世故,老木匠死後,他不顧勸阻,扭著性子幾乎把老木匠留給他的所有的積蓄都拿了出來,請人給老木匠打了一副上好的楠木棺,然後又央求了好些人,才把老木匠葬在了山後一處比較好的位置。

月溪鎮的人對此褒貶不一。有人說這孩子忠孝仁義,知道感恩,不枉老木匠把他當孫子看;也有人說這孩子渾身冒傻氣,老木匠死都死了,就算是睡在黃金製成的棺材裏也活不過來,葬那麼好幹嘛?那些錢夠這孩子過好幾年的了,這簡直就是在燒錢。

平日裏,鎮子上多半的木工活都是老木匠經手的,他跟鎮子上多數人都熟,老木匠一死,鎮上的人幫襯一下這個孩子也是理所當然,縱然再窮,也總有孩子一口吃的,不至於餓死。但孩子這麼一弄,他們就有些冷眼旁觀的意思了。

既然你喜歡敗家,那你餓死也是你活該,誰家的糧食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十二歲的孩子對此也沒有表示什麼,恭恭敬敬送走了埋老木匠的人,一個人回到破舊茅屋裏才覺得有些委屈。但從第二天起,便背起比他還高的竹簍進了月溪鎮以東的大山。

以前老木匠進山挑選木材的時候,順手交給他一項辨藥識藥的本領。若是采得了藥草送去橋那邊的觀劍宗,也能得一筆收入。隻是觀劍宗對藥草的要求太高,一般的根本看不上眼,這無形中加大了孩子生活的難度。

不過最近,他因為采藥,得到了一樁福緣。

這一天,夜色漸深,黑暗吞噬一切,一個身穿麻衣的小小身影在橋上來來回回走了好幾圈,最終在橋中央站立不動,眼睛卻看向觀劍宗點起的燈火,眼神有些迷離。

想必,那些光芒之下,是一個個正在練劍的仙人吧?

去,還是不去?

此刻他後背的小手中,緊緊握著一枚令牌,是白天觀劍宗的一個很奇怪的仙人扔給他的。

那個仙人……怎麼說呢,和他想象中的大不一樣,懶洋洋的,哈氣連天、眼角帶淚,就像永遠睡不醒的樣子。

仙人說自己賣給觀劍宗的藥草恰巧救了一個身受重傷的天才,於是觀劍宗決定給他一個機會,可以進入觀劍宗修行。當然,如果他沒有修行天賦,也可以留在觀劍宗當雜役,每年領上一顆丹藥,也能延年益壽嘛。

可那仙人似乎沒有考慮過少年會選擇不去的問題。

在他看來,賤民遍地的月溪鎮,不知道有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想要進入觀劍宗,哪怕隻是去當一個雜役都要挖空了心思,這個少年自然不會拒絕。

何況他了解過,這個名叫李長安的少年,從小孤苦伶仃跟著一個姓馮的老木匠過活,老木匠去世後,李長安就煢煢孑立,養活自己都十分困難。而最主要的是,李長安從小得了一種怪病,更需要觀劍宗的丹藥來治療。

但李長安一句“容我考慮考慮”,讓仙人怔怔無語半天。

用懶散仙人的話說就是,月溪鎮的賤民不是沒有進入觀劍宗的,可他們哪一個不是祖墳冒了青煙?你李長安的祖墳都不知道在哪裏呢,還考慮個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