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六,刑部尚書甄淑隨同奉命前來的內侍方正化,一並探視被羈押在刑部大牢裏的一名重犯,便是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的前保定總督孫傳庭,因為被兵部尚書楊嗣昌揭穿裝聾,而遭崇禎的忌恨,隨即便被緝拿下獄。
“孫武衛,別來無恙呀?”
甄淑對孫傳庭還是非常客氣的,不論是帶兵還是為人,這位總督的所作所為都足以令人敬佩。皇上采納了心胸狹隘的楊嗣昌所進讒言,甄淑對孫總督頗為惋惜。此事若是沒有貴人相助的話,唯恐大明又要折損棟梁之才。
明朝同級官吏之間,多以籍貫為稱呼後綴。孫傳庭出生在代州鎮武衛,自然就是孫武衛。
牢房內關押的囚徒已是衣衫襤褸,頭發淩亂,但雙眼卻炯炯有神,聽到故人探望,絲毫沒有敬畏之色,見狀反而哈哈一笑:“傳庭已是在押犯人,甄塚宰(吏部尚書的別稱)莫要誤會了,看似都準備妥當了。敢問塚宰,在下是要被磔刑(淩遲),抑或是棄市(梟首)呢?”
在牢裏靜候消息的這些,無時無刻不在反思的孫傳庭已經隱約猜想到了自己的下場。隻要得罪了這位重用人楊嗣昌的皇上,即便為朝廷立下了再多的戰功,下場就不會袁崇煥好到哪去。
有道是,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對此,孫傳庭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就待聖旨下來……
甄淑明白對方誤會自己了,便滿麵笑容的一拱手:“武衛誤會了,方提督此次前來,便是要請武衛出獄,武衛一身本領,聖上定有重用!”
作為提取孫傳庭的使者,方正化沒有避諱紫禁城內發生的事情,了個大概,讓甄淑簡要了解一下,等明早朝,內侍便要就將太子監國一事公布於眾,過不了多久,普之下都將知曉。
對方太子殿下點名要提攜的重臣,方正化絲毫不敢怠慢,也笑吟吟地恭賀這位總督:“甄塚宰所言皆屬實,還望孫武衛寬宏大量,不計前嫌。這是咱家備好的酒菜,請孫武衛慢用,之後沐浴更衣,進宮麵聖!”
昨夜戊時(19點)皇城謁使便領命出京,向山海關方向急馳而去,領隊的內侍攜有聖旨,其內容便是命薊遼督師洪承疇攜本部人馬即刻回京複命。按時間來推算,一周之內,洪承疇便可班師回朝。
幺雞認為在寧錦防線囤積重兵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洪承疇的人馬無法與南下遼西走廊的東虜主力野戰,徒耗糧草之外別無他用。從錦州到山海關,有關寧軍守著就行了,不求他們有功,隻要無過,朝廷就可以按時發放軍餉。
太子殿下也想好了新任薊遼督師的人員,馮元飆歲數太高,楊嗣昌難堪大用,傅宗龍遠在四川,目前最合適的人選還得是通州人閻應元,加上陳明遇與馮厚敦,江陰的抗虜三公就齊了。不需要主動出擊,隻要東虜南攻寧錦防線,他們隻要在城裏用大炮使勁鐓就行了。
若是能夠將其轟殺,一個東虜兵能兌換一百兩銀子,實報實銷,具體拿什麼來報銷,關寧軍一定很明白……
薊遼督師讓連兵部侍郎都不是的閻應元來擔任,想必朝廷裏又會有人對此非議,甚至大放厥詞。不過太子絕非死要麵子的甩鍋爹可比,對那些道貌岸然家夥的讒言,完全沒必要理會,隻當是打嗝放屁好了。非常時期用非常之人,乃是非常之策也,爾等凡夫俗子豈能明白其中之奧秘所在?都給本宮一邊玩去吧!
當然,還有一位已經被削籍的軍事大拿,其能力不在孫承宗之下,但凡能夠找到並請動,自然要委以重任。不知道對方有沒有心灰意冷,有生之年都不願重涉仕途。若是能夠看在當朝太子的麵子上出山,那就事半功倍了。
等到癸時(上午9點)剛過,方正化一直將孫傳庭領進了坤寧宮,方才作罷。
“罪臣孫傳庭,叩見皇後殿下、太子殿下……”
盡管孫傳庭滿腹狐疑,可該盡的禮數還是不能懈怠,不知道這對母子是否像皇上一樣偏聽偏信,重用奸佞人。
周皇後不像對待內侍那般嚴厲,不等孫傳庭施禮完畢,便非常和善地提前應允:“孫愛卿快快請起,免禮平身!”
不定今後她們母子就要靠這些邊疆大吏來穩固江山社稷,所以這時候釋放出些許善意是十分必要的,即便不能感動對方,也要展示出皇家的態度。
幺雞不會讓漂亮親媽給外臣賠禮道歉,所以賠不是的話要自己才行,便鄭重其事地:“孫愛卿受苦了,此前父皇誤信讒言,致使孫愛卿徒受牢獄之災。本宮代父皇向孫愛卿致歉,請孫愛卿受本宮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