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葫蘆裏賣的什麼藥?(1 / 2)

劉忠勳出班奏道:“太子殿下所言非虛,那陳敬廷勾結三仙教,意圖謀反,乃是臣親審,那賊人親口所述。”

瑞王道:“劉大人可有供詞證詞?或是別的人證物證?”

劉忠勳出了點毛毛汗道:“這……”

太子道:“哼!事實具在,何需證詞?”

瑞王嘴角一掀道:“無證言供詞,劉大人就敢下殺手?我大炎國法是兒戲麼?劍南都督乃是二品大員,即便有罪也須押送京城受審,張大人,你是刑部尚書,我大炎國法是否如此?”

你兩家爭便爭,扯上老夫幹什麼,張大人心中老大不樂意,金鑾殿上,卻不得不出班答道:“確是如此。”

瑞王道:“敢問張大人,劉尚書無憑無據,越權辦案,善殺國之重臣,是否有罪?”

張大人可不想得罪哪一個,隻得和稀泥道:“事關重大,需請陛下定奪。”

瑞王抱拳道:“兒臣請陛下嚴懲劉忠勳,以正國法!”

瑞王黨立刻跪拜道:“臣等附議!”

劉忠勳瞬間毛毛汗變大漢滂沱,撲通一聲跪下道:“陛下!臣深受皇恩,忠心為國,蒼天可鑒,請陛下明鑒!”

太子不是一般的“剛”啊,於誌成已經走了九十九步,就剩個拔了牙的陳敬廷給他,還有劉忠勳協助,辦成這樣,也是夠蠢。若是了取了證錄了口供,太子再主動攬點責,至少可保劉忠勳無事,這兩樣都沒做,劉尚書多半是保不住了。

皇帝老兒眼珠一轉,想了半晌,道:“瑞王所言有理,眾卿以為該當如何處置?”

瑞王正一身賴子無處擦,哪有不發狠的道理,當下跪拜道:“請斬劉忠勳,以正國法!”

瑞王黨少不得又是一番推波助瀾。

瑞王那邊落井下石,太子這邊卻不敢求情,也他媽夠窩囊。

皇帝道:“張愛卿,你說說。”

張尚書早已得過齊王指示,出班道:“臣以為,三仙教在益州做大,陳都督確有罪過,劉大人剿滅三仙教亦有大功,雖功不抵過,但已可饒過死罪。”

皇帝點頭道:“張愛卿所言極是,劉忠勳擅誅大吏,其罪當斬,然念其剿滅邪教有功,著其降為縣令,此事不必再議。”

劉忠勳擦了汗水,慌忙拜道:“謝陛下不殺之恩!”

皇帝道:“你退到一旁,諸卿再議,劉忠勳下放何處,如今兵部尚書、劍南都督、嘉州長使出缺,何人可上任?”

劉忠勳不敢再站前麵,退到兩班末尾,瑞王道:“兒臣舉薦蘇州刺史趙青德為兵部尚書,蘇州刺史由文華殿大學士張有年出任,劍南都督由右衛軍副將龐威出任,右衛副將再從軍中提拔,嘉州長使由汝陽縣令雷聯勳出任,汝陽縣令可使新科狀元前去曆練。如此,可保劍南駐軍穩固,地方百姓安寧。”

皇帝嘴角不著痕跡的抽了抽,不置可否道:“眾卿以為如何?”

太子也不甘示弱:“兒臣以為不妥,趙青德不諳軍事,張有年未經地方任職曆練,不可即擔重任,兒臣舉薦東宮左衛將軍廖忠明為兵部尚書,其餘人等由父皇定奪。”

這個兵部尚書被人家拿掉是個意外,要不是於誌成早已分析過利弊,這劍南都督太子必定要爭一爭。但別的先不說,眼下爭回這個兵部尚書才是頭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