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本紀——《楚襄王傳》:楚襄王三十五年,伐元。元曰:我無罪。王曰:我蠻夷也!
楚國景縣,龍泉鎮。
今日乃是冬至,這一日,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才過正午,景縣的街道就不同於往日的熙熙攘攘,平時街道兩旁的商販已然三三兩兩一起扯扯家常,買賣冷清的許多,吆喝的叫賣聲也少了許多,這楚國雖然地處南疆,民風彪悍。沒有其餘四域中百姓年節時的認真與考究,但是也對這個冬日裏的大節日也甚是看重,甚至與除夕無異。
正所謂:冬至大如年。楚國的百姓認為這是一個陰陽交泰的時節,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著下一個循環的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在冬至祭祀神靈和祖先,所以在外的遊子也要年終有所歸宿,在這一天一起團圓。
太陽已經開始慢慢的向西落下,隨著太陽的西落,小鎮的人們也都逐漸歸家,本來人就不多的街道上也就顯得更冷清了,就連街道兩旁的小販都已經走光,龍泉鎮裏的這條平日稱的上車水馬龍的街道就徹底冷清下來,空無一人。
對於楚人來言,冬至這一日為“陰陽”相爭之時,正是預測一年晴雨、冷暖的好時機,甚至可占卜來年的人間禍福。此時龍泉鎮外行人匆匆,皆是為了在日落之前能夠趕回家中,祭天祭祖。。
龍泉鎮外的官道上,一位中年婦人看到身前不遠,有一位少年煢煢孑立,踽踽獨行。且衣著破爛,不由得心間一痛。對著身旁的一位中年男子說道:
“也不知是哪家的少年,已然是冬至時節,卻衣著如此單薄。瞧這少年一身破爛的青衫,多半是個家道中落的讀書人。郎君贈與他幾枚寶錢,今日回到家中能添些吃食,也算是一樁善事。”
那男子應是中年婦人的郎君,聽了妻子的話後,眉頭一皺,冷冰冰的說道: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這中年男子說完後也不等妻子回應,便硬是拉扯著妻子快走了幾步。轉瞬之間便走到了少年的身前,與這少年擦肩而過。在中年男子眼中,寒酸少年無疑算是一樁麻煩,唯恐避之不及,又那裏肯上前幫助。不過這中年男子擦身而過的是麻煩還是機緣,誰又能說的準呢?
這龍泉鎮中的老人常說:‘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說的便是這人活一世,氣運還是很重要的。好運氣與壞運氣好比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相差懸殊。倘若是氣
運加身的人,足以令其榮華一世。若是厄運纏身之人,一生多半風雨飄搖,命運多舛。
隨著夕陽西下,龍泉鎮中心的街道盡頭,出現一步履蹣跚的少年,他由東門入城,這少年約摸也就十一二歲的模樣,但是卻蓬頭垢麵,全無少年該有的朝氣蓬勃的精氣神,反而死氣沉沉,乍眼一看還以為是一暮年老叟,現如今的楚國已經冬至,寒冷異常,但這少年卻衣衫襤褸,就身著一件單衣,在這空無一人的街道上緩慢的走著。
如果說這少年與旁人還有著什麼不同,可能也就是他的眼睛,一時晦暗,一時閃亮,晦暗時如同滾滾紅塵中最不起眼的一顆塵埃,閃亮時那一瞬精光,卻讓人感覺如同天上的驕陽烈日那樣光彩奪目,令人不敢直視。這個少年給人的感覺很是複雜,仿佛他這雙眼睛不應該在同一個身體出現。這個少年的眼睛一時晦暗,一時明亮,交替閃爍,但他的腳步卻已然慢了下來,越來越吃力,就這樣走著走著,突然倒在了路邊。
然而少年的暈倒,並未引起什麼波動。龍泉鎮中平日裏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街道,此時早已是空無一人。這小鎮中人此時應該正是與家人團聚的時刻,更是無人在街上走動。而且今日冬至,白晝極短。此時隨著太陽西落,街道上的光線更是暗淡幾分,又那裏有人能夠看到這身著破爛青衫的少年。即便是能夠瞧見少年之人,能夠施以援手或是置身事外也是猶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