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懵懂入世 被騙入狼窩(1 / 3)

20世紀90年代末,隨著改革開放的貫徹落實,沿海地區三大產業迅速發展,各地掀起了打工致富的熱潮。

每個城市都披上霓虹外衣,喧囂,繁華,車水馬龍,金山銀海。這些都是別人嘴裏說出來的,而對於張誌遠,卻是為了見證這份憧憬,才踏上了離鄉的征途。

列車飛馳,隻見窗外高山河流漸漸遠去,車廂內人們有說有笑,談笑風生。

出於本能的戒備心裏,張誌遠並不跟別人搭話,因為這是他第一次出遠門。

臨走時,爸媽反複叮囑,不要跟陌生人說話,到了永州,表哥會來車站接他。

終於,旁邊的大叔忍不住問他:“小孩,你這是要去哪裏?”

張誌遠回答道:“去永州,找工作”。

大叔又問:“你這麼小,一個人出門,有親人在那裏嗎?”

張誌遠點了點頭,話匣一打開,旁邊的人也相繼搭話,而他隻是微笑,很少搭話。

一個阿姨問道:“你多大了?叫什麼名字?”

張誌遠回答道:“我叫張遠誌,今年十七歲了”,然後便假裝睡覺。

十幾個小時後,張誌遠終於達到目的地,下車後,他並沒有見到表哥,他走出車站,找了一個公用電話亭,準備給表哥打電話,糟糕的是,他把記電話號碼的本子丟了,他站在電話亭裏翻遍了所有口袋,就是找不到電話號碼(那個年代手機還沒有普及),表哥聯係不上,家裏也聯係不到,他心急如焚,又像無頭蒼蠅,隻能在大街上漫無目的走。

表哥叫王平安,很多年後張誌遠才知道,當時因為表哥喝了一頓大酒,把他給忘了,直到爸媽打電話問他,他才從醉夢中醒來,當王平安趕到車站,張誌遠已經離開車站,不知去向了。

張誌遠的爸爸叫張德福,媽媽叫王舒琴,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靠家裏的幾畝地過日子。

王平安沒見到張誌遠,也十分著急,便往姑父張德福家所在的村公所打電話。

咚咚咚,電話鈴響了,村公所值班的朱大爺接起電話,“喂,水溝村公所,請問你找誰”。

“麻煩你幫我叫一下張德福,就說我是王平安,他家娃子走丟了”。

朱大爺掛斷電話,一路小跑了四五裏路,來到張德福家門口,便氣喘籲籲的大聲喊道:“德福,德福,在家嗎?你娃走丟了”。

王舒琴聽到叫聲,便丟下手裏的活,踉踉蹌蹌跑了出來。

“你說什麼?誰丟了”。

朱大爺雙手拍著膝蓋,咽了一口氣,說道:“你娃走丟了,小遠走丟了”。剛剛王平安來電話說的。

王舒琴一下子驚呆了,兩眼直愣愣的盯著朱大爺。

過了幾秒鍾,便大聲喊著:“孩他爸,快出來,孩子出事了”。頓時泣不成聲,眼淚嘩啦啦掉了出來。

張德福正在給剛買回來的豬仔搭圈,榔頭一扔,三步並做兩步竄到了大門口。

“怎麼回事,怎麼回事,不是讓平安去接他嗎?怎麼會丟了”。

這時,村裏的人聞訊趕來,七嘴八舌的議論著。

“這麼小的孩子,又沒出過門,德福啊!你們怎麼就放心讓他一個人去這麼遠的地方啊!”

“這可怎麼辦呢!這樣著急也不是辦法啊!趕緊打電話給王平安,讓他報警,總會找到的,”張誌遠的堂哥張誌強說道。

朱大爺說道:“對,趕快跟我回村公所,給王平安回電話”。

王舒琴一聽,第一個朝村公所奔去,張德福緊跟其後,鄉親們也一同趕往村公所。

朱大爺撥通了電話,接電話的就是王平安,朱大爺把電話遞給王舒琴,王舒琴說道“平安,小遠是怎麼丟的,你快給姑媽說,”

“姑媽,我對不起你們,我沒有按時趕到車站,我到車站的時候,表弟也不知去向了”王平安說道。

“你聽姑媽說,我們現在沒辦法趕過來,你一定要幫姑媽把表弟找到,他是我們的心頭肉啊!要是找不回來,我們可怎麼活啊!”。

這時王舒琴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癱坐在地,放聲大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