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廬(1 / 2)

沈家,名門望族,祖祖輩輩人才盡出。當朝,文武全才盡出當沈家為尖,不過最為坊間稱讚的全才就是沈一舟了。年僅二十有二就進了當朝的文武狀元,這讓本來就聲名赫赫的沈家又添了一份威儀。讓人嘖嘖稱讚,豔羨不已,也讓無數閑人又有了飯後話題。

一年一度的燈會馬上就要開始了,路上的行人都在不緊不慢的欣賞一路的美景,路邊攤販亦如往常一樣擺出了各種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糖葫蘆,好吃的糖葫蘆。猜燈語了,哪位提筆猜一首?一時間好不熱鬧。

但是這時沈家大院也不見得比這裏差,沈家家主沈壽本就是德高望重,樂善好施之人。再加上經常給途徑遊學子弟幫助,這讓人們對沈家也是讚不絕口。

此時正值燈會之際,各種大富大貴之人拿著賀禮登門拜訪,沈家主也是忙的不可開交。每每燈會沈家都要找工匠修理門檻,由此可見,門庭若市。賓客皆一一落座。

主人宣布宴會開始。此時有人問到:“今日為何未見沈善人家老大沈一舟?”沈壽拱手謙遜答道:“如今朝中諸事煩多,今年的燈會怕是不得閑回家了。”人們都發出了一聲歎氣,隻聽人們唏噓:“可惜了啊,今年竟無緣目睹沈大公子舞劍作詩之暢意之姿,當真是一大遺憾啊~”

正當此時,一少年帶著一絲溫潤的聲音打斷了眾人的歎息之聲,少年撫衣起身對著諸位點了點頭,說:“如今我大哥不在府中不如我為大家作詩舞劍如何?”

眾人看著眸清似水,玉樹臨風,臉上帶著一絲期待的少年竟起了一絲疑問,還有人竊竊私語的說到這人是誰。

這時,又站起一人,有人一眼認出這是沈家老二沈陽歡,人如其名,陽光歡快,老二長身玉立,麵容儒雅,看起來就是比較溫和的一個人。“諸位不必疑惑,這是我們沈家老三沈振衣,常年在外尋師問道,常年不在家,諸位不認識也很正常,就連我這個當二哥的也很難見一次。”

沈陽歡笑著說到。這時人們才回過神,沈家有三兄弟,老大人盡皆知,老二雖說比不上老大那般,但也是才高八鬥,學識淵博之人,而老三所知甚少。這時沈壽笑了一聲,“都怪老夫沒有來得及介紹犬子,是沈某招待不周了,來我敬諸位一杯。”眾人隻好陪著喝酒。

這時沈三公子不高興的說道:“諸位可還願意看在下作詩舞劍?”沈壽連忙嗬斥道:“老三還有沒有規矩,哪有這樣跟長輩說話的?還不快道歉。你的老師都是怎麼教你的?”這時沈三反駁到:“老師教我的就是自己怎麼高興怎麼來,今晚各位把酒言歡,我為各位作詩舞劍,有何不可?”沈壽氣的滿臉通紅,他沒想到自己長年在外的兒子竟敢當著這麼多達官貴人的麵頂撞自己,沈壽怒氣衝衝的說道:“老二把他拖到後院去。”

這時沈三還想繼續反駁卻被老二製止道:“三弟不可無理。”眾人看到這一幕也是萬萬沒想到,當下就有人提議道:“沈家主不妨讓他試上一試。”又有人說:“是啊,今天本來是高興的日子不宜鬧得不愉快。”這時沈壽說道:“行,就讓他姑且一試,還望不要丟了我沈家的臉麵。”沈三聽了臉都氣紅了,正當開口之時老二過來拉住了他,搖了搖頭,示意不要再說了。

沈三說道:“來人清理一下場地,再來兩壺玉金香。”眾人一聽先是一驚,紛紛問道:“可是皇上欽賜的玉金香”?沈三微微一笑說道:正是。引人注意的是沈壽的臉變了又變…。

此時眾人早已離開了原來的座位到一旁“觀看”。沈壽說道:“老三你是想先舞劍還是作詩?”沈三看著皎潔的月光,說道:“不如先作詩一首為各位來賓助助興?”當下就有人說道:“不知沈三公子要以何為題?‘今晚正是明月風清,雲淡風輕,百花盛開’不如就以此為題?”這時老二淡淡一笑,說了一句:“三弟,開始吧?”三公子此刻背對眾人,麵朝月光,不緊不慢的道:“

此詩名曰《落月歸》

月影隨行何處歸,當如白日照君身。

花燈時節君為客,隻見芙蕖迎笑開。

想必早知君來此,巧妝盛開奪君心。

此間談笑風生起,舞劍把酒樂歡顏。

吟詩作罷,隻見三公子飲了一口“玉金香”,隨手抽出腰中的玉劍,便上前開始舞劍。

三公子手中的長劍在月光的之中猶如“蛟龍遇水”,隻是那樣的月色如水,也唯有這般的月色,才能不在這樣的男子麵前,自慚形穢、失了華光。劍若霜雪,周身銀輝。雖是長劍如芒,氣貫長虹的勢態,卻絲毫無損他溫潤如玉的氣質。就像是靜謐的一湖水,清風拂過的刹那,隻是愈發的清姿卓然,風月靜好。劍氣如同被賦予了生命,環他周身,自在遊走。帶起衣袂翩躚,頃刻間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仿若這般舞劍,他就欲乘風歸去一般。足不沾塵,輕若遊雲。’眾人遠遠地看著,隻覺得是哪裏的雲彩,不小心飄落了凡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