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三十年間事,歸來不勝情(1 / 2)

“子由子固,我們遇見神仙了!”

蘇軾愣愣的看著桌子上的十個字,又驚又喜又失落。

“可是,我們竟然就這麼讓他走了……”

……

蘇軾口中的這位神仙,就是三十年前,在狀元樓留詞之後,消失無蹤的狀元李青河。

李青河當日悲痛欲絕,萬念俱灰,沉痛書寫完金家小姐的絕命詞後,心中隱現早先遇到神仙,在臨別時留給他的“煉情如煉藥,修道是修緣”兩句詩,忽然就仿佛明白了所有,回到房間,拿出神仙贈送給他的仙劍和劍譜,就離開了狀元樓。

這仙劍與劍譜,神仙臨走時,囑咐他時時隨身攜帶,便是不練,也可懾人鎮鬼,讓妖邪不能侵擾。

原本李青河想,這隻是神仙給他的護身符,所以平日也並未在意許多。

直到那一日,他萬念俱灰,心中忽然感應,才知道往日所以不在意這仙劍仙譜,是自己機緣未至,當時心有感應,便是他修仙入道之時。

於是這才拿出仙劍仙譜,離塵出世,選幽入遠,潛心修煉起來。

這仙劍仙譜,起初那神仙並未告知李承天是何名字,直到他後來修煉時,那神仙再至,才告訴他,劍名我心,譜為紅塵。

一劍一譜,乃是我心禦紅塵之意。

神仙又說,紅塵之中,唯情字可悟得紅塵道果,但一情不斷,便可紅塵不迷,再續前緣。

臨走時又雲:吾天生聖人,道心無情,浪入紅塵三千年,終不知情為何物。

你天生癡人,情心道然,直入紅塵萬丈深,當能一破紅塵道。

你欲與她再續前緣,須紅塵劍道大成之後,以手中三尺秋水破世間萬難,緣數微妙,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盡在萬丈紅塵之中。

此後李青河日夜參悟修煉,三十年後,終於紅塵劍道大成。

於是,他便出山入世,欲憑手中長劍,一破萬丈紅塵,與金家小姐再續前緣。

京師離他修煉的地方不遠,他心有所感,便飄然而至。卻不知此時恰好正值科舉時間,於是便遇到了蘇軾蘇轍曾鞏這三位,此次科舉必定金榜題名的三位新科進士。

這是非常奇妙的一次科舉,三位天下聞名的英才俊傑,後世並列千古的唐宋八大家其中的三人,同時參加同一場考試,如此盛會,當真千載難逢。

而最後的結果,更是佳傳千年,讓世人萬說不厭——雖然蘇軾蘇轍曾鞏全都參加了這次科舉,但是狀元卻是別人的。

而蘇軾丟狀元的理由竟是主考官歐陽修的學生曾鞏參加了考試,歐陽修懷疑蘇軾的文章是曾鞏寫的,點為頭名,會讓人誤會是師生之宜,恐有徇私,所以把蘇軾的卷子放在了第二。

這些事情,雖然李青河遇到蘇軾蘇轍曾鞏的時候還沒發生,但他心裏卻頗有印象。不過,他卻沒說。

雖然李青河也是一位穿越者,但在現在的他眼中,穿越時空,其實和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沒什麼不同。

縱然他知道許多古人的事情,可以憑借這些,在當時贏得許多聲名財富,但這些並不是他想要的。

他對這些事情,已經不感興趣了。

無論在任何地方,是穿越到的異時空,還是旅行到的陌生地,自己都是真實的,自己所經曆的一切,也都是真實的。

真實的人生,並不是隻有攪動風雲,也不是隻有爭名奪利,隻要是心中所求的,並為了心中所求而努力爭取的,都是真實的人生。

李青河心中所求的,隻是一份前緣罷了。

他離開了狀元樓後,沒過多久,就出現在了詠州。

憑借記憶,他時隔三十年,重新回到了他與金府小姐相識的地方,金府。

但到了門口,卻發現金府已經改換門庭,變成了黃府。

李青河立刻心生驚疑,於是便向旁邊的路人詢問。

路人看他仙風道骨,不像壞人,就和他說了金府變成黃府的緣由。

聽完之後,李青河這才知道,在他消失無蹤的三十年裏,金府發生了許多事。

先是金府老爺因為金府小姐生母早去,無法再生,為了傳續香火,便買了一個賣身葬父的貧女做妾,然後這妾懷孕生子不久,金府老爺就去世了。

於是金府上上下下,就憑著這個小妾張羅。小妾到底是貧女出身,雖然知恩圖報,但卻不能支撐,沒過多久,金家的產業便就相繼凋敝。再到後來,家產也就隻剩下這一座老宅。

原本這樣的宅子,以及以前留下的積蓄,也能讓小妾和他兒子,安心度日,衣食無憂。但這兩人,都是忠厚之人,日夜感念金府老爺的恩德,並不忍心金府就這樣敗落,於是小妾兒子便想尋找機會,重振金府。

但時運不濟,幾次經營總是虧多賺少,去年更是一大筆資財,在詠州城外的山林裏遭遇了劫匪。劫匪不僅把資財全部劫走,還打傷了金府小妾為金府留下的唯一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