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堂堂正正用陽謀(1 / 2)

樸凖源明明是李玜的外祖父,為啥還不是府院君呢?

金祖淳的女兒剛許配給李玜沒多久,他便受封永安府院君,以國舅的身份參與機要,謀劃朝政。

同樣是把女兒許配給大王,咋還差別待遇了呢?

用某部電視劇裏的話來說就是,“那邊宮裏的那個不是正經從大明門外迎進來的!”更加膾炙人口的一句話就是,“隻要本宮一日不死,你們終究是妃!”

在朝鮮,作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自然是不存在什麼王後的,這都是私下叫叫,官稱一定是朝鮮國王妃。作為朝鮮國王的正妻,受到中原王朝冊封的正妃。在封建禮教中,這就是朝鮮的小君,乃是萬民之母。

妃就是妃,嬪就是嬪,一字之差,天地之別!

包括此前未受冊封的洪妃,實際上她的身份最高就是思悼世子嬪,咱們稱呼她洪妃並不恰當。而嘉順宮綏妃其實也一樣,她始終是綏嬪,就算是李玜的生母也沒用。

正宗李算實際上是把李玜過繼給自己的元妃清風金氏撫養的,王妃金氏才是李玜的嫡母,這一套封建宗法製度想必不算什麼稀奇的事情。

所以實際上權傾朝野的潘南樸氏始終不是王妃的母家,而隻是一品嬪的母家,按律自然是沒有資格受封府院君的。

就算你肚子爭氣也不行!

景宗大王和英宗大王為了防止後宮幹政,母以子貴,挾製幼君。所以反複明訓,禁止從後宮嬪禦中拔升王妃。這也是為什麼英宗的正妃貞純王大妃卻和洪妃差不多年紀的緣故,她是以十五歲之齡,被六十六歲的英宗大王從敦化門正式冊封送進宮來的王妃。

不出意外,綏妃到死為止都一定是一品嬪,死後李玜如何操作那是後話!

一品嬪的爸爸受封判敦寧府事這樣的高官就完全足以酬謝她的母家了,所以別看樸凖源和樸宗慶兩人先後權傾朝野,但就是被金祖淳壓一頭。

你頂天就是個官兒!俺女兒嫁的卻是好,乃是府院君!

但是封不封府院君主要還是看李王的心思嘛,金祖淳受封那是慣例恩賜王妃的家人。樸凖源如果在死後追贈府院君,或者臨死前加封府院君,那就屬於功勳卓著,為王分憂,敘前後功,乃是因功受爵,壓你裙帶關係受爵一籌。

起碼在短時間內,可以保證潘南樸氏的聲勢不被安東金氏壓製住。

洪妃這謀劃是什麼意思呢?

咱不是金祖淳的人馬嗎?怎麼幫樸宗慶家說起話來?

“你且說說,樸禁衛此生功績如何?”洪妃笑了笑,似乎是期待洪景來的答案。

“其他不論,僅就嘉順宮誕下主上,便是有大功於國家!”洪景來對樸凖源的了解不是非常深,回答的便也中規中矩。

“確實如此,但是主上乃是慈慶宮之嫡子。”洪妃糾正了一個不算錯誤的錯誤。

洪妃的意思就是如此,李玜是綏妃肚子裏生下來的沒錯,但在這有明朝鮮國,他就是王大妃金氏的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