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禦書房(2 / 2)

林易泓想了想,答道:“不是因為他的軍隊兵強馬壯,勢如破竹嗎?”<\/p>

洛翔搖了搖頭:“盡管他兵強馬壯,可是林國各個大城也都有駐軍,有城牆,又不是紙糊的,如果全力奮起抵抗,呼延灼的軍隊再厲害,也根本做不到短短半個月攻下十座城池。”<\/p>

“難道我方的陣營裏有間細?”林易泓說著,憤恨的握起了拳頭。<\/p>

洛翔悠然道:“呼延灼把持朝政多年,其勢力觸角已經蔓延林國上下各個階層,恐怕那些丟失的城池裏,有一半的將領士兵本身就是呼延灼的人!如此以來,呼延灼必然事半功倍,再加上一些刻意的煽動,使得朝廷的守軍都認為呼延灼的大軍如有神助,無可抵擋,雙方還未交戰,朝廷守軍一方就先失去了士氣,當對方兵臨城下的時候,腦子想的自然是如何丟盔棄甲的逃跑,而不是如何殊死作戰,保衛城池。”<\/p>

林易泓聽了,深感有理,有茅塞頓開之感:“先生所言不錯!況且在百姓眼中,這天下是姓林還是姓呼延,對他們本無區別。呼延灼攻城的時候,百姓們也根本不會奮起抵抗。如此一來,才讓呼延老賊討了大便宜去!”<\/p>

禦書房裏的冷香嫋嫋,聞了卻讓人有種心浮氣躁之感。洛翔已經察覺,但是卻不動聲色。他繼續道:“所以眼下我們的當務之急便是如何振奮士氣,讓百姓們也跟著奮起抵抗呼延灼的大軍!須知道,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隻有把百姓們的力量充分調動發揮起來,才能奪得天下,坐穩天下。”<\/p>

林易泓一愣:“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好!穆先生果真不愧為經天緯地之才,這樣的話,朕還是第一次聽到!朕相信,有穆先生這樣的良師在側,朕一定可以戰勝那呼延老賊!”<\/p>

洛翔嘴角牽起一個淡淡的弧度,這句話不是他想出來的,而是他聽她說過一次,然後便記在心上了。<\/p>

這一天,洛翔和林易泓在禦書房裏整整商議了兩個時辰,恰恰就是這兩個時辰,葬送了三座城池,數以萬計的鮮血和生命。也恰恰是這兩個時辰,讓一直所想披靡的呼延大軍終於止住了它瘋狂勝利的腳步。<\/p>

數日之後,一股疑似呼延灼軍隊的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之勢攻陷了又一座城池!而這區區數千人的騎兵入城之後,不單單是尋常的燒殺搶掠,更是展開最嚴酷的屠城之法,前一天還安寧繁華的城池,轉眼之間,就成了血與火交織而成的修羅地獄。部分逃出去的百姓在心中憤恨,是呼延灼!是他的軍隊開始屠城了!而屠城的原因隻是因為他們這座城市的將軍不肯打開城門迎他們進來……又是數日過去,又有兩座城池遭受了同樣殘酷的命運。<\/p>

在戰爭麵前,沒有公理,沒有正義。有的隻是血雨腥風的謀略。在那些野心家的麵前,所有枉死的冤魂都如同螻蟻一般,沒有人會為他們負疚,更沒有人會為他們多花一分心思。<\/p>

這個時候,在林國各地的百姓中都揚起了呼延灼軍隊殘暴屠城的流言。一時間,人人談其色變。<\/p>

恰在此時,朝廷派出朱家軍,以雷霆之勢突襲呼延灼右翼最為薄弱的地方。<\/p>

轉眼之間,朝廷便奪回了六座城池的主權。<\/p>

並且林易泓還拿出錢糧賑濟被呼延灼殘害的災民流民。一時間百姓的心全部傾向了朝廷。在某些文人墨客的刻意渲染之下,呼延灼專橫跋扈,殘忍無情的亂臣賊子形象已經深入人心,這等十惡不赦的亂臣賊子,幾乎人人得而誅之。<\/p>

善良而單純的百姓們永遠都不會知道,其實這一切從頭到尾不過都是一個陰謀而已。<\/p>

根本沒有什麼呼延大軍的騎兵,而同為林國子民,他的軍隊更加不可能會屠城!<\/p>

這一切都是一場戲,一個連環計而已。<\/p>

林易泓贏得痛快,呼延灼輸的委屈。而真正付出最慘痛代價的卻是林國的百姓。<\/p>

有了這次刻意的抹黑,呼延灼的軍隊無論到哪兒都受到當地駐軍和百姓最為強烈的殊死抵抗。與其讓自己的家園盡毀於呼延灼的鐵蹄之下,那麼還不如奮起抵抗,反正都是死,搏一搏,興許還有一線生機。守城的軍隊再也不肯退讓半分,百姓們也紛紛暗器了最為尋常的武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支援守城軍隊。城牆塌了馬上就會被修好,一個士兵倒下了馬上就會有另一個士兵接替!<\/p>

無數的箭矢和碎石被源源不絕的運往守城軍隊的手裏。呼延灼永遠無法想象,這些箭矢和碎石正是出自那些平常弱小的如同螻蟻一般的老弱婦孺身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