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訓係統的建立,不能等,不能靠。
等不來結果,未來二十年都沒有希望;
靠不住足協,到2019年時,整個國家才每年1.2億人民幣的青訓資金,能做什麼呢?
青訓係統,既然稱之為係統,就需要包括人才培養---比賽驗證---人才推廣-----淘汰機製------後勤保障等多個係統,立體進行。
34個省會城市,包括台北,建立34間足球學校。足球學校以青訓係統為核心,配備專業的文化課、體育場、訓練場館、醫療室等等。因為考慮到他們將來出國的幾率很大,所以專門聘任外教進行英語教學。
學校以免費的方式,招收一些身體條件好的困難家庭子弟,每年招收60名學員。
從小學一年級到中學三年級,學製9年。
如果9年內他們還踢不出成績,就推薦他們進入職業技能學校或者高中。確保他們將來有生存的手段。
踢出成績的,保送國外進行深造。
由小學三年級到小學六年級進行少年聯賽;由初中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進行青年聯賽。由34個學校隊內選拔,組成本校正式參賽的少年隊和青年隊。
每年暑假和寒假,由這34個學校的少年組合青年組隊伍,參照世界杯的規則,進行夏之龍杯比賽和冬之熊杯比賽。
陳卓會動用自己手中所有的宣傳資源,將比賽進行推廣,並發掘其中的足球天才和明星種子。
表現優秀的人才,15歲以後,會有計劃的送到巴西、阿根廷、烏拉圭訓練。
18歲以後,表現依舊優秀的,推薦進入歐洲五大聯賽。這樣一步步升級。
至於表現不好的,可以回到國內踢球,也可以申請退出足球行列,陳卓會為其在旗下企業安排工作,確保有歸宿。
34所足球學校的建立,建設費用,加上買地款每間都在5000萬左右,共計17億人民幣。因為采用免費入學方式,以後每年的保障也都需要投入1000萬左右,所以每年需3.4億人民幣投入。
如何確保有盈利,可持續發展,這需要去巴西和阿根廷學學,他們那裏同樣是免費入學,甚至還發錢。但他們的足球學校辦的相當可以。他們的盈利模式可以參考。
足球學校不能隻是自己單方麵投入。最終達到收支平衡是最佳的結果。賺錢了投入學校,學校培養人才再賺錢,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而足球的風格,陳卓還是建議年輕的孩子學習南美風格。因為黃種人的身體素質原因,無法與黑人和白人進行硬碰硬對抗,還是要以技術為主。
技術和基本功紮實了,將來進入身體對抗激烈的歐洲,再將身體素質進一步提升。
每個人種都要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認清現實,揚長避短,才能走的更遠。
而為了確保將來中國的人才可以順利進入南美和歐洲足球俱樂部,陳卓計劃逐漸收購一些二三級比賽的俱樂部,為中國的孩子進入歐洲提供機會。
同時還要從國內公費支持留學生當教練,當隊醫,當經理,當訓練師,當裁判,當營養師……各個環節都派人去學習西方足球的先進經驗。
如果這一整套下來,用十年磨煉,或許等2008年北京奧運時,中國足球會有一個不一樣的天地。
健力寶和徐根寶能夠做到憑一己之力讓中國足球進步一大截,沒道理自己不行啊!
而萬事開頭難,第一個試點,便是香港的這所足球學校。而這所學校的校長,正是被稱為亞洲球王的李惠堂的孫子李奎安。
李奎安也是香港知名球星,十年前被稱為黃金右腳,九十年代初退役在家,在沙田角開辦過一個小型足球培訓班,很多現役足球隊成員都曾去他的培訓班學習過。
這次陳卓給他提供了一個好的平台,李奎安非常感激。更讓他感動的是,陳卓同意等足球學校建成後,為其祖父李惠堂在校內塑一座雕像以示紀念。
李奎安幹勁十足的去籌備去了。
此後,陳卓在家休息了幾天,並讓趙策去幫自己找幾個人才,他在美國感覺到了網絡力量的不足,準備除了雅虎網絡之外,再設立一個網絡集團。
而國內的網絡集團也同樣開始布局。
1998年10月20日,趙策帶了三個年輕人到了陳卓的別墅,陳卓在書房接待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