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噸的體重,停就停,跑就跑,從七八米高的地方掉下來也摔不死,那它的骨骼強度比之普通的鋼鐵隻強不弱,肌肉纖維堪比鋼絲,皮革的強度至少能和汽車上的安全帶的堅韌程度相提並論。
這種體型巨大,卻又突破了尋常生物的肉體極限,不受體型的拖累,靈活自如的野獸才能被稱之為巨獸。
巨獸的數量極其稀少,但隨便蹦出來一個,就是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存在。
巨獸若是被惹怒了,隨隨便便一頭就能摧毀一個部落。
巨鱷的體型能夠摸到巨獸的門檻,但在岸上卻是屬於肥胖症患者,盡管沾了個巨字,卻無法進入巨獸的行列。
隻有在水中,這些靠著水的浮力變得靈活自如的家夥,才能稱得上是半個巨獸吧。
至於比巨獸更加恐怖的凶獸,因為數量太過罕見,所以不被列入考慮範圍內。
部落附近沒有巨獸是個好消息。
普通的野獸根本抵擋不了火焰,弓箭和長矛的驅逐。
它們若是不離開,就隻有死路一條。
附近的野獸數量少了,人的活動範圍就會增加。
王偉之所以要驅逐野獸,除了害怕再一次麵臨巨鱷圍困的情況外,就是為了接下來的耕種做準備的。
合歡節上交換的麥種差不多有五百斤,畢竟那是六七個大河下遊沿岸,百多個人四五的口糧,一下子都被王偉換過來了,數量自然不會少。
經過實驗,這些麥種的發芽率在七成以上。
沒有複合肥,沒有尿素,隻有含鱗的鳥糞石能夠充當底肥,豬和鹿的糞漚爛後用在麥種返青期間,所以種植的密度不可能太稠。
正常耕種,一畝地需要二十斤的種子,但若是土地的肥力不夠的話,種的稀疏一些,一畝地五斤種子就差不多了。
五百斤麥種,差不多能夠種植一百畝土地。
這點麥種,相對於整個部落來,無異於是杯水車薪。
不過王偉絲毫不擔心,麥種的交換價格非常的高昂。
合歡節的時候,因為沒有別的東西,所以是一斤肉交換一斤麥種。
但在合歡節結束的時候,王偉找到了那幾個部落的族長,告訴他們,若是能夠帶著麥種來到王族的話,一斤麥種能夠換到四斤的肉。
除此之外,若是部落裏麵的陶器,食鹽不足的情況下,麥種擁有優先交換的權利。
王偉現在一直在等,在等那些大河下遊的部落前來交換麥種的時候。
不過,讓王偉沒有想到的是,夏汛過後,他沒有等到大河下遊的那些部落過來,反而再次等來了石族的人。
每年夏汛過後,都是人類最幸福的時候。
這個時候,萬物生長,食物異常的充沛,哪怕隻有女人和孩子,也不用擔心會在這個季節裏麵餓死。
所以,石族的人經過商量之後,決定派遣部落裏麵的一些男人來王族打工。
來過王族的人花費了好長的時間才給部落裏麵的族人解釋明白了什麼叫做打工。
就是去王族幹活,王族管他們吃喝,等到幹完活了,王族會給他們報酬。
對於報酬這個名字,哪怕是石頭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最終隻能用食物,陶器,鹽等物資來代替。
王族的信譽一向很好,王偉那醇厚大方的性格給他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若是王族話算話的話,從現在開始,他們一直幹活幹到秋果子熟的時候。
攢下來的食物,就夠部落的人過上一個舒舒服服的冬了。
最主要的是,王族承諾過,給他們的食物不會用那些容易腐爛壞掉的果子來充數,而是用鹹魚,肉幹來代表。
石頭他們在王族吃過鹹魚。
王偉這些魚用鹽醃過後就不會腐壞,哪怕春製作的鹹魚,等到冬依舊能吃。
唯一的缺點就是太鹹了。
不過石頭有句話悄悄的放在心裏麵沒。
太鹹了才好,這樣能夠省下來多少鹽啊。
若是等到秋回去的時候,每個人都能帶回去一筐子鹹魚,那該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
寒冷的冬,外麵大雪紛飛,自己一口鹹魚一口果子,那生活,還不得安逸死啊。
所以,夏汛過後的第六,石族人將部落的事情都安頓好後,大部分男子,和十幾名健壯的女人便出發上路,內心懷著期待,也有一些忐忑的,朝著王族出發。
這種極其不可思議的行為,從深處來看,是出於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前提是王族的誠信和強大給予了他們對承諾的信心。
從表麵來看,是一種為了過上好日子而自發性的冒險。
但是,追究其本質的話,其實概括來就是四個字。
一切都是為了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