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 借人(1 / 2)

挖春筍就有一點不好。

那就是長得太快了。

一根筍你今來看,還太,等到明再來的時候,不定就已經長開了。

下雨的時候,春筍一溜煙的冒出來,當雨停的時候,短短兩三的時間,幾乎就看不到筍了。

倒不是沒有往上冒的了,隻是犯不著在山上留幾十人,就為了挖那一點筍。

挖筍的這段時間,山上的族人幾乎都沒有下來過。

吃的喝得都是運筍的人帶上去的。

甚至有的族人餓了直接扒開一頭筍就啃了起來。

下山的時候,王偉特意宰了兩頭豬,給她們烤著吃。

又用蘑菇湯為她們驅寒。

有了岩鹽後,王偉再也犯不著像以前那樣摳搜的了。

這次湯裏麵的鹽分量適中,鮮味十足,吃的大家是讚不絕口。

因為人手的不足,又因為下雨的原因,院子的擴建隻是初具雛形。

盡管騰出來的倉庫都被裝滿了,但還有大量的筍條被擺放在崖壁之下。

看著那碼起來比人還要高的筍條堆,上山采筍的族人笑得合不攏口。

“今年是個大年份,是個大年份啊!隻可惜這雨結束的太早,不然還能采好多的!”老嫗一邊喝著蘑菇湯,一邊笑道。

她的另一隻手中,還拿著一把筍條,當做零食來嚼著玩。

因為不需要采筍的原因,空出來了不少的人手。

負責擴建院落的族人喜滋滋的跑了過來從王偉要人,一張嘴就要劃拉一半的人過去。

不過話還沒有完,就被王偉給趕出去了。

騰出來的人手隻是歇了一,就有了新的事情。

在那堆積如山的木料旁,他們開始掘地,按照王偉的要求挖一些地道或是坑出來。

等到挖好之後,再用那些女人們扛回來的木頭塞進去塞滿。

最後再在上麵蓋上泥土,蓋得嚴嚴實實的,如同一個墳包一樣。

在北方那些地廣人稀的地方,冬季土法燒炭的人很多。

將準備好的木料埋入地下,用預留出來的孔洞點火,按照火勢的大燒上半或者一後,將所有孔洞徹底封死。

接下來再按照木材的不同燒個兩三或者三五,一窯的木炭就燒好了。

這樣的木炭,燒上一窯就夠一個家庭整個冬的烤火用料了。

而且最方便的就是用的時候挖出來,不用的時候再多蓋上兩層泥巴,幹燥的冬是不用擔心防潮的問題的。

不過現在燒炭的季節並不是冬,所以王偉還是要考慮防潮的事情。

一旦燒好的木炭降溫了,立刻就需要挖出來取儲存。

負責擴建院子的族人快要哭了。

人手不足也就算了,王偉還要讓他不務正業。

擴建的地基剛剛弄好,王偉就要讓他帶人靠著山修一些儲存木頭的簡易棚房。

如果隻是一間兩間還比較好辦,挖幾個坑,將用來支撐的柱子往裏麵一埋,然後用竹片和草繩在頂上將柱子連接起來。

最後鋪上防水的樹皮和長葉草就行了,甚至連牆都不用起。

不過王偉要求的比較多,一下子就要五十間。

這讓負責建房的族人直接躺在王偉的麵前,直言不諱的讓王偉弄死他算了。

就他們那幾個人,反正也建不出來這麼多草棚的。

無奈之下,王偉最終隻能給他再擠出來二十個人。

鱷魚他們回來了。

這次回來,帶回來了近兩千斤的岩鹽。

溪邊的鹵池已經弄好,岩鹽的提純很簡單,隻要掌握了步驟,誰都能做得好。

所以,除了最開始的,將岩鹽敲碎的洗石交給了奴隸來做,剩下的事情,都由鱷魚挑選出來的,可以放心的族人來完成。

溪旁的鹵池變成了一個禁地一般的存在,族人可以看到,那邊都是濃煙滾滾的,燒好的第一批碳都給了他們去用,但卻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因為膽敢靠近鹵池百米的,都會被罵回去的。

第一批的碳其實燒得並不好,因為太潮,王偉沒能掌握住火候,封窯的時間稍微早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