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 椿貽恩深含飴難再(2 / 2)

入夜,族人們紛紛離去,隻有幾個老人還在這裏操心。棺材前點起了引魂燈,炭火盆裏燃著紙錢,林霖濤和林穩穩守在棺材前哭,也要保證引魂燈不滅,這一夜就這樣過去。

次日是眾人來祭奠的日子,不過一般是同村或者同族血緣較遠的人來祭奠,因此叫家祭。

族人們早在院子裏臨時搭起了哭靈棚,林霖濤穿上白色的孝服,頭戴孝帽,鞋也用白色孝布包起來,拿著哀棍子跪在最前頭的蒲草上哭喪。小天賜帶著小小的孝帽,小號的孝衣,糊了白鞋,跪在林霖濤身邊小小的一團,哀哀地哭著。一些年輕的,輩分比林玉成低的年輕族人也穿著孝服,帶著孝帽,拿著哀棍子陪著林霖濤哭,叫陪靈。

哀棍子,也叫哭喪棒,是拿新鮮的楊柳樹枝做的,約莫有三四歲小孩的前臂那麼粗,半米長,上麵用白色鋸牙紙包裹著。哀棍子抓著很合手,當然,打架也很方便。穩穩小時候曾經見過有不孝子苛待老人,他們舅舅就拿哀棍子胖揍了他們一頓。

林穩穩和李丹也換上了孝服,頭上係上孝帶,鞋子用白布包起來,胳膊上、腰上都係著四指寬的白孝布,在靈堂裏守著棺材哭。李丹身懷六甲不能跪,就讓她磕頭之後去內間陪著杜桂蘭,林穩穩自己跪在靈堂門口,就在棺材頭處,不時地在火盆裏燒紙錢。

前來吊喪的男人來了,就是哭靈棚裏祭拜。祭拜者三叩九拜,陪靈的人抑揚頓挫地哭著,至於林霖濤,他是唯一一個真傷心的人,卻也不得不被祭司擺布著,按照喪儀程序走。而已經懵逼的小天賜,則傻兮兮地模仿著爸爸的舉動,好在他還小,沒有人來挑他的錯處。

等祭司喊:“孝子回禮——,謝客——。”

林霖濤和陪靈的眾人作為孝子,朝祭拜者叩首表示謝意就好,等新的祭拜者排隊上前祭拜,林霖濤等人則重複剛才的過程。

中原男尊女卑的習俗,在喪禮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來吊喪的多數是男人,關係遠點也沒關係,隻要認識就該來吊喪;女客則必須是非常親近的人,她們也不吊喪,在靈堂幫著杜桂蘭、林穩穩和李丹娘仨燒紙錢,然後幫著做一些簡單的活計——比如縫孝衣,剪紙錢,勸勸孝子孝媳。

家祭次日是正祭,也叫客祭,顧名思義,就是客人們來祭拜。林穩穩的外公、舅舅等人來祭拜,李丹的娘家父兄來祭拜,按說顧向仁的爸爸也該來祭拜,但是杜桂蘭不允許,所以就隻有顧向仁自己上。之後還有一些拐彎抹角的親戚也來祭拜,場麵令人眼花繚亂。

在林家小院裏,除了作為執事忙忙碌碌的林家族人、哭靈者、祭拜者,還有一群人,閑來無事的七大姑八大姨,糾紛都從他們那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