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韋寶三歲那年。
望川村的曾長老準備帶著十幾個年輕的後生,出村遠遊。
這個曾長老,年紀是村裏長老中最年輕的一個,才剛滿六十,和韋寶爺爺差不多大,人很精神,滿頭的黑發,牙齒也一顆沒掉。
望川村的長老,隻設有六個,各有各的用處。
安長老是村長,雖然在村裏啥事都能管,可啥事總也不能管得太細,大事情還要找其它長老們商量著來。
像農耕,狩獵,人事,發放,授受,懲戒等這些細瑣的事情,都是長老們要管的。
這個曾長老,按村裏的常例,要先去村外遠遊幾年,等回來後,才能接手村中事務,那時,他隻能算是個預備長老。
能跟他出去遠遊的幾個後生裏,以後年齡大了,也是預備長老們的人選。
村裏的人,都想以後能為村裏做些事情,像這種遠遊的事情,自然不會錯過。
韋寶的爹也是如此,他約了幾個要好的朋友一起去請命同去。
如果這次不去的話,下次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有這種機會了。
這時,韋寶爹和曾長老在說著什麼。
“為什麼?我們幾個都能去,我就不行。”
韋寶爹說道。
“你和他們不一樣,他們無牽無掛的,還是單身。”
“你就不同了,你家善芳身體不好,孩子又小,你爹雖然身體還行,可萬一有事,你家怎麼辦呢?總得有個依靠吧。”
曾長老說道。
“我。。。”
韋寶爹一時接不上話。
“大根啊,你就別去了,在家照看你家老小。”
“等你家寶兒大一些,再去不遲。”
曾長老說道。
“曾長老,我是真想去。”
韋寶爹說道。
“大根啊,你家有你家的難處,不是我不讓你去。”
“別讓我為難了。”
曾長老說道。
“。。。”
“好吧。。。”
“你們保重。”
韋寶爹知道再求他也是沒用,隻好作罷。
“代我向你家韋家公問個好,我們走了。”
曾長老說道。
“曾長老,別急著回來,這一去,少則五年,多則十年。“
”多在外麵看看,爭取找到更多的地方。“
”萬一村子有什麼災劫變故,也算是給我們村子謀個去處。”
安長老說道。
“那是自然,定,不負村子。”
曾長老說道。
“隻是有一點,不要出了海線那些設禁的地方,那裏不是我們能去的。”
安長老說道。
“安長老放心,我們見海線就退,決不多走。”
“我年青時,也跟著你叔去過一次,多少有些印象。”
“摸清了這望川境界的山川廣袤之後,我們就會回來。”
曾長老說道。
“按祖製,你這一趟,要走遍望川邊界的山山水水,困難重重啊。”
“我把之前六任長老們繪製的地形圖冊給你,希望對你有用。”
“百年以前的地形圖冊都遺失了,村裏隻有這六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