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外放巡查(1 / 3)

已然邁入了三月,正是草長鶯飛的季節,拂堤楊柳醉春煙,光景依然十分大好。

楚國上下,一派祥和安寧。

文人狂士在街頭之間大肆宣揚著此時的朝堂正是政治清明,河清海晏,沒有比生活在楚國更幸福的樂土了。

至於為什麼。

作為貿易經商的大國,嚴苛的商稅對於經商的商人們來說是十分繁重的。

尤其是有的大臣覺得百業之中,商為下等,雖然是明麵上阻攔,但是暗中還是施了不少阻攔的法子。

尤其在商稅這部分。

祁晴初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但是他倒不是為了斂財,而是為陛下排憂解難,因為陛下始終覺得國庫空虛。

即便是茶鹽鐵都收了,但是為了社會穩定,也並不敢收高額的稅價,但是仍然沒有經商的油水豐厚,再加上苛捐雜稅不可取,所以他們隻能盯著商稅這塊肥肉,使勁的折騰那些想盡法子鑽營生意的商人。

商稅一直以來其實都是祁晴初在負責的,但是在年後的時候,不知道為了什麼事情,陛下忽然撤掉了祁晴初的職位,然後下讓他去楚國各地進行督查巡查。

也就是任命的欽差大人。

表麵上看來這是為了百姓,但實際上朝堂上的人都心知肚明,這是陛下忽然惱了祁晴初,所以下放他去各地,誰知道回來的時候再給他分配的是什麼樣的職位呢?

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祁晴初到底是因為什麼事情才惹惱了陛下,以至於過往陛下對他那麼器重,竟然會如此。

有些人同情憐憫,有些人誰亂想,有些人則是不懷好意,有的人更是著急上火。

著急上火的比如說席子恩。

誰都知道欽差大臣不是那麼好做的,如果查到什麼東西,為當地人所害也是說不定的,畢竟強龍壓不過地頭蛇。

自出國開國以來,前前後後下放過不少欽差大臣,但是他們在走訪各地的過程當中,走著走著就失聯了,走著走著就不見了。

派去護送的人多還好,如果派送過去的人少的話,那就更加危險了。

平時在朝堂之上,祁晴初樹敵不少,而是在都城裏麵都還安全些,出了外麵到什麼荒郊野地,什麼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那該怎麼辦?

反正席子恩自己是擔心的不行。

不過看樣子祁晴初倒是並不怎麼在乎。

他搞不清楚他是怎麼想的。

李極彩和李極夜的死亡,對於席子恩來說是十分意外的一件事情,但是自從那之後,祁晴初倒是顯得有些消極和提不起精神了。

時至今日,他仍然沒有查出來,祁晴初和李極彩和李極夜姐弟倆的關係。

他知道這三人之中,肯定是有什麼關係,但是無奈他的道行還是太淺,還是打探不出來。

出於兄弟之情,席子恩也沒有拋棄兄弟,自己獨自在都城裏麵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