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縱是疾風起,人生不言棄(2 / 3)

人們對於新奇的事物接受能力還是可以的,這是李極彩對於古代人民的評價,原來古代人民也十分饞這些好吃的的。 一壇子燜鍋很快就賣完了。

不過讓她覺得稍微有那麼一點沮喪的事,還是有些人對這樣的口味表示不理解的,有的人買了之後就嚐了一口,覺得不好吃立刻就要李極彩退了三十文錢。

不過這樣對於李極彩並沒有什麼影響。

若是人家不喜歡吃,隻能說個人愛好,她也沒有不給人家退,退了就退了。

但是令她開心的是一壇子燜鍋。大概有八碗的樣子,隻有兩碗被人家給退掉了。

等她晚上回去向範老太太彙報的時候,範老太太還很意外,也有那麼一點兒驚喜。

她沒有想到,原來真的隻要做的好吃,也是能夠接受她故鄉的東西的。

或許隻是因為當初自己料理的不好吧。

範老太太以前邀請過在楚國認識的一些婦人上自己家門來吃飯,但是她做的食物一半是楚國的食物,一般是她自己故鄉的食物。

那些婦人多少給了她一點麵子,將她故鄉的菜吃了一兩口,但是吃的更多的還是楚國的食物。

所以從那個時候起,她就覺得楚國人並不能接受她的故鄉,就好像也並不能接受她一樣,於是這樣的隔閡就這樣持續下來了。

以至於這麼多年來,範老太太一直堅持種植著自己故鄉的種子,然後把他們都保留下來。算是自己對於故鄉掛念的一個寄托的方式吧。

範老太太問李極彩是否還要繼續做這個異國的佐料做出來的食物,李極彩完全理所當然的語氣說她自然會堅持繼續做,當然不會放棄。

她好不容易在這麼些天裏麵給開發出來的,為什麼要放棄呢?

何況範老太太和李極夜吃了之後都覺得十分不錯,那就更沒有必要放棄了。

範老太太點點頭,對於李極彩的想法她也很高興,她也會將自己存的那些庫存沒用的拿出來都給李極彩用,讓她去做一些更多關於的她的故鄉的食物。

就算是賣給別人別人不吃,那她自己也要吃。

真沒想到已是垂垂老矣之年。竟然還有機會能夠嚐到這樣的滋味,範老太太每每想起,總覺得心中感歎不已。第一天賣出了六碗收了很多錢。

第二天的時候李極彩稍微下了一點重口,又去賣那壇子裏的東西了。

這一次的好像並沒有第一次那麼順利,賣出去了三碗,其他的都沒有賣掉,對於對於李極彩來說這是個不小的打擊。

因為第一天的時候還賣掉了六碗,為什麼第二天的時候就賣不出去了呢?

思來想去,她問的那些買過的人問自己做的東西可還算合口味的時候。

那些人說的是合口味是合口味,隻不過是太辣了,稍許有些不太適應,所以就是,如果能夠再不那麼辣一點,他們或許會覺得,覺得會長期繼續吃,繼續買。

就是在買過的顧客的身上李極彩收集了一些相應的意見,然後回來的時候繼續進行加工改良,薑糖汁多澆了一些,然後將辣椒胡椒了一些。

本來這個都是辛辣鮮香的東西,所以可能少放了辣椒,可能風味上確實有一些欠缺,但是這也並不妨礙。

最主要的是能夠啊,弄出適合楚國人口味, 那就完美了。

吃了第一碗燜鍋的張屠戶,變成了李極彩的燜鍋的忠實擁護者,無論是她李極彩加多了佐料,還是加少了佐料,張屠戶都是十分喜歡,並且喜愛吃的。

仔細詢問之下以及采,才知道她原來並不是楚國都城這裏的人,而是外地來的,也算是較為偏北方一些的。

那個地方他老家那裏比較濕潤,濕氣比較重,常常要吃一些辣椒,吃一些除濕氣的東西。

但是楚國這裏的人,並不怎麼喜愛吃辣。口味都很清淡,偏甜偏鹹。

所以。當屠戶一直隱忍了好多年,而且辣椒這個東西因為買的人少,所以價格也相對昂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