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價格定位是\"多數人承擔得起的奢侈品\",消費者定位是\"白領階層\"。這些顧客大部分是高級知識分子,愛好精品、美食和藝術,而且是收入較高、忠誠度極高的消費階層。
在餐飲服務業中,本身構築差異化的成本很高,所以想通過產品和價格吸引顧客是很難的,而顧客往往在認同了一種服務之後,在很長時間內都不會變化,會長期穩定地使用這種服務,這一點在白領階層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他們總有一種追求穩定的心理傾向。因此,星巴克以\"攻心戰略\"來感動顧客,培養顧客的忠誠度。
星巴克的綠色徽標是一個貌似美人魚的雙尾海神形象,這個徽標是1971年由西雅圖年輕設計師泰瑞·赫克勒從中世紀木刻的海神像中得到靈感而設計的。標識上的美人魚像也傳達了原始與現代的雙重含義:她的臉很樸實,卻用了現代抽象形式的包裝,中間是黑白的,隻在外麵用一圈彩色包圍。二十年前星巴克創建這個徽標時,隻有一家咖啡店。如今,優美的\"綠色美人魚\",竟然與麥當勞的\"M\"一道成了美國文化的象征。
星巴克人認為:咖啡的消費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感性的文化層次上的消費,文化的溝通需要的就是咖啡店所營造的環境文化能夠感染顧客,並形成良好的互動體驗。
barnes&noble書店是同星巴克合作最為成功的公司之一。barnes&noble曾經發起一項活動,即把書店發展成為人們社會生活的中心,這與星巴克\"第三生活空間\"的概念不謀而合,1993年barnes&noble開始與星巴克合作,讓星巴克在書店裏開設自己的零售業務,星巴克可吸引人流小憩而不是急於購書,而書店的人流則增加了咖啡店的銷售額。1996年,星巴克和百事可樂公司結盟為\"北美咖啡夥伴\",致力於開發咖啡新飲品,行銷各地。星巴克借用了百事可樂100多萬個零售網點,而百事可樂則利用了星巴克在咖啡界的商譽,提高了產品形象。2007年,星巴克和蘋果公司達成了一項合作協議,在星巴克的連鎖分店中安裝相關終端設備,iPod音樂播放器用戶和iPhone手機用戶都能夠在星巴克的連鎖店中使用全新的iTunes在線音樂下載服務,將咖啡與音樂融為一體新服務形式開創了營銷先河。
想不到自己從來沒注意的咖啡館竟然有著這麼深遠的曆史,讓自己刮目相看了,怪不得陳鷹傑傑會出現在星巴克裏,不然XXX集團的小職員怎麼會說他還帶了一本書呢?李天嬌決定賭一賭,去星巴克跟他來個巧遇,遇到了要怎樣呢?這又是個傷腦筋的問題,初次見麵怎樣才能給人家留一個好印象呢?怎樣才能讓人家見了第一次還有想見第二次的衝動呢?如果遇不到呢?……不能巧遇也不會損失什麼嘛,想到這裏李天嬌笑了。
第二天,李天嬌穿上了香奈兒風的無袖連衣裙,黑白兩色,剪裁到位的裙子襯托出了李天嬌完美的身材,下擺是傘裙的設計,既成熟端莊又不會顯得妖豔媚俗。李天嬌當然是去星巴克\"巧遇\"陳鷹傑傑的,她可不想坐以待斃,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啊。帶上一本書才顯得跟陳鷹傑傑有共同的語言吧,可是帶本什麼書好呢?《國家地理》吧,雖然不夠文藝,但是也會顯得比較博學吧,李天嬌又笑了。
本市隻有一家星巴克咖啡館,上次的兩個小姑娘說的是下午遇見陳鷹傑傑的,李天嬌猜測陳鷹傑傑通常是這個點從公司出來然後往星巴克走的。大概一點半左右,李天嬌就出現在星巴克咖啡館裏,她選了一個斜對著門口的桌子,這樣就能注意到進來的客人。關於陳鷹傑傑,李天嬌隻知道他有人們口頭流傳的英俊外表,剛從公司出來應該是穿著西服之類的。其實李天嬌也沒有把握能遇到陳鷹傑傑,即使遇到了能保證一定能認出他嗎?
時間慢慢一分一秒的過去了,陳鷹傑傑還是沒有出現,雖然李天嬌沒有直接的見過他,但是進來的這些人等根本就沒幾個看起來上檔次的,無論是長相外表還是風度氣質。
一直到了下午三點半,一位穿著深色西裝的男子走了進來,李天嬌此時已經視覺疲勞了,她都在懷疑自己這個決定是不是有點愚蠢,說不定陳鷹傑傑根本不會來這裏。那位男子在李天嬌旁邊的桌子坐下了,李天嬌用餘光瞥了一眼,男子正把西服外套脫下,露出裏麵白色整潔的襯衫,還有筆挺的領帶。男子坐下後跟服務生要了一杯拿鐵,李天嬌在他跟服務生點咖啡的時候仔細打量了一下男子,李天嬌確定他就是陳鷹傑傑,人如其名,他有著銳利的眼神和直挺的鼻子,這不正是一隻犀利的老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