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實要記住這樣口令的也就隻有各處的守城軍,畢竟守城軍除了互換城池守衛外,正常情況下是不會見到軍伍士卒,最多就是見到己方守衛軍準總將的軍伍。
雖然無論是守衛軍還是一線軍伍,這些士卒都有腰牌,可是相對而言,一線軍伍士卒的腰牌也有著圖紋存在,並且還有著直屬將領的姓氏。
就如這些士卒,有著‘典’字,且還有著稍顯猙獰的熊頭圖紋,而典韋軍伍之中雖然還有著其餘將領,可是因為終究是典韋為首,故而就算字不同,可是圖紋卻大致相當。
可能就是直接被典韋帶領的親衛士卒,熊頭要更加猙獰與凶猛一些,而其餘將領帶領下的熊頭則是要稍顯憨厚或者狡黠,又或者瘦弱等等吧~
而守衛軍中除了由準總將親自帶領的能自由調動的軍伍士卒外,其餘無論是守城士卒還是守關士卒,他們的腰牌一麵便是‘令’字,另一麵便是守衛之地的名字。
如壺關守衛士卒,則是‘壺關’兩個字,要是晉陽城守衛士卒則是‘晉陽’二字,若是‘雁門關’則是這三個字,也就是說,守關士卒的腰牌上必須將‘關’字寫上去,而城池則不用。
而守衛軍準總將能夠率領的這些自由調動的士卒,他們腰牌上一麵是將領姓氏,另一麵則是所處的州的名,當然這樣的軍伍也有著口令,需要對照口令方能入城。
而這些守城軍士卒,或者是守關士卒怎麼能夠確定,則是能夠看看他們手中的竹簡不是紙張,那麼文字便沒有辦法透過,故而對照竹簡是最好的方式。
而向天進入並州後並沒有立刻前往晉陽,而沿著邊沿行進,畢竟並州與冀州之間有著連綿山脈遮斷,故而這樣做並沒有什麼不對的。
何況還有著八卦途在那裏,即便依舊有眾多百姓走官道,自壺關進入並州之地,可是這樣的道路既然存在那麼便需要有人看守,也需要進行維護,甚至進行開拓。
過去了一段時間後,向天方才抵達晉陽,這一段時間,算是故地重遊的向天則是看到了一些現今並州發展的情況,也看出了並州的些許缺陷。
雖然並州的百姓生活的確得到發展,而且生活質量也得以提高,人口雖然就之以往要多,可是卻依舊不算飽滿,顯然此前一連串的戰事與為了征募士卒的做法讓人口縮減不少。
向天的到來並沒有引起什麼大事件,甚至向天等人就算身著甲胄入城也如上文所述一般,故而的確沒有引起什麼事情,不過他向天在並州可是皆識之的。
不過雖然進城沒有什麼事情發生,可是在城內行進向著官府,也就是小婷那裏行去的時候,終究還是發生了事情,一名婦人直接擋在向天前方。
而典韋帶來的士卒便是想要上前護衛,不過婦人下一刻的舉動卻是讓向天伸手製止了這些士卒的行動,因為這名婦人直接便是雙膝跪地磕頭。
而周圍的百姓則是都略微散開,給了向天等人一定的空間,這名婦人直接磕頭行禮一小會兒後,語氣淒涼地喊道:“求向大人為小民做主啊~~”
向天看著這名婦人直接翻身下馬,畢竟向天等人入城卻沒有下馬,不過速度不快,故而一直走在道路邊沿之地,要不然怎麼可能將向天等人攔下來?
向天下馬後便是直接上前伸出雙手想要將這名此刻跪地磕頭,麵容完全向著地麵的婦人扶起來,畢竟在向天想來會攔住他,顯然是什麼重大的事情了。
隻不過向天的雙手伸出之時,這名婦人卻是直接向向天撞過來,同時右手從一直藏著的衣袖之中抽出,還有著些許光芒閃爍,小刀直刺向天。
向天傳之三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