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卒不得飽食何以為戰?百姓不得飽食何以發展?故而確保食物是發展以及勝利所必須的,就算對百姓沒有刻意要求,可是做事便是鍛煉,如此體魄自然會因此增強。
而這樣也就說明在北境的百姓,這些青壯的體魄自然不俗,故而若是能夠讓這些人進入軍伍,那麼向天麾下軍伍便是能夠短時間內得到補充。
而且能夠將性命篆刻在石碑上,那麼也說明自己的姓名將會留下來,如此便是能夠讓進入軍伍想法的百姓增加,所以向天可以想到,很快士卒便會得到增加。
花費不知多少時間返回陳留的向天,並沒有從郭嘉那裏將治理之責接過,同時也沒有讓黃忠軍伍統領的權限接過,不過卻是將俞涉以及李豐的統領權收回。
也就是說,二人並沒有之前那麼自由,不過相對而言也沒有什麼不同,畢竟黃忠統領的軍伍增多,則是能夠讓他們進行聯合訓練,加快軍伍士卒之間的磨合。
如此要是之後有著士卒補充進來的話,那麼便是能夠迅速將這些士卒都加入到訓練之中,如此形成戰力的時間則是會縮短,到時候便是能夠更快發動戰事了。
不過就算如此,向天要做的事情卻依舊不少,畢竟向天不認為自己做的事情沒有什麼影響,時間流逝著,而預備營的報告使得向天確認了自己的猜測。
各預備營雖不至於全部都士卒收入完滿,可是卻也是已經全都收入了之前一半的士卒,不得不說這樣大量士卒的進入,則是使得勞動力驟然減少了許多。
不過好在北部的軍伍,單單霍符的軍伍,每一年都會有些俘虜送入,可以說在各前線軍伍不遠處那些為一線士卒減壓的人物,多數是霍符以及其麾下軍伍的功勞。
之所以如此便是因為士卒減壓,不時地便是會有部分人沒有辦法繼續,除非時間過去,留下子嗣後方才會再次被送到一線軍伍那裏,除非其等展現出來了歸順的忠心。
怎麼展現忠心就不關向天的事,不過向天也會看情報,自然知道怎麼做,對此向天並沒有指示什麼,畢竟沒有歸順便不是自己人,而對待敵人絕不能仁慈!
春耕之時沒有發生什麼事情,無論曹操還是劉表,無論是孫權還是劉備,無論是張魯還是張魯,全部都沒有在春耕結束的時候挑起戰事,全部都極為安靜。
而之後也同樣如此,從這些便可以看出,眾多人員都要消化著自己得到或者失去的事物,畢竟就算想要統一天下,也不能夠一直出戰,江東更是因為大喬的事情,方才如此。
畢竟周瑜可是讓軍伍士卒進行偽裝而打探消息,要是真的是江東世家豪族在搞鬼,周瑜都不怎麼敢領軍出戰,畢竟要是後方有變,那麼不就出大事了嗎?!
除了江東更多的是因為這一點而周瑜沒有出戰的意思外,其餘諸侯則是如上文所述那般,而這樣的情況對於向天而言則是更為有利。
畢竟單單一個冬季,便是使得兗州與青州被囚於老卒之中的人員有不少人無法忍受,畢竟就算再牢獄之中有著充足的火把,可是依舊能夠讓人感到寒冷。
而且在這樣的季節下課程依舊沒有舍棄,所以有些不少人為了能夠離開牢獄,脫離寒冷,便是認真參與學習,而最後得以通過,從而使得兗州與青州人口得以增加。
當然在向天的同意下,青州的牢獄之中不再有這些關押之人,而這些人員分別送到不同的地方,或於靠近海岸的位置行挖掘之事,建立可養殖魚類等可食用之物,或去山脈挖礦。
向天傳之三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