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五百五十九章 江東相關之事(1 / 2)

畢竟朱治以及吳景兩人可是當初跟隨孫堅的老一輩人員,他們能夠各自治理一地便是因為資曆以及能力,可是卻也必須要保證安全才校

孫策離開了,而朱治以及吳景等人在廬江等地的守軍不過萬人,而且都是步卒,並沒有騎兵,甚至這些步卒都不過是守衛的士卒,戰力極弱。

當然孫策雖然離開了,卻也沒有放鬆對荊州的打探,雖然有些困難,不過能夠讓廬江等地保證安全這麼久,自然不是沒有緣故的。

在江夏以及荊州之地中,多少有著江東的人員,故而打探消息還是能夠做到的,要不然的話,朱治以及吳景早就被進攻了。

當然這也是因為當時下隻有一名帝皇,可是現在卻是下三帝的情況,劉表稱帝,多少使得荊州不少人在氣勢上,在思想上有著較高的壓迫力。

故而孫策才略微有些擔心,畢竟要是荊州的家夥因為劉表稱帝就上頭的話,那麼還真有可能會直接領軍出征攻擊廬江等地啊~

不過好在,在孫策抵達江東,回到地盤上幾的時間內都沒有得到什麼相關的情報,故而孫策多少有些鬆了口氣,而軍伍則是已然在這麼幾時間內再次進行訓練了。

畢竟江東本身雖然地理位置不錯,而且有著長江塹,可是江東卻就這麼大,人口就隻能夠容納這麼多,故而士卒想要保持在大量這一點是極為困難的。

所以自從孫策來到江東開始,便一直以精兵為準,所以這一次戰場上損失了那麼多的精兵,孫策可是極為痛惜,可現在卻也隻能夠繼續訓練,再次尋求精兵。

而孫策則是看著麵前的周瑜,神色極為鄭重,之所以隻有二人,是因為周瑜前來,而且口吻極為嚴肅,故而孫策也就將周瑜帶到書房交談。

看著孫策,周瑜直接道:“兄長!如今荊州勢大,我江東之地,百姓稀少,士卒數量難與荊州相比,雖我等以精兵而練,卻不得不言,兵多之優!”

孫策一聽直接道:“莫非就如此不再報仇?!況若是奪取荊州,我江東。。。。”周瑜點零頭道:“弟明白!若不奪取荊州,我江東何以直指下?!”

“可,士卒稀缺,即便皆乃精兵,卻亦雙拳難敵四手,是故,弟以為若欲奪取荊州,士卒數量需有所提升,可江東如此之地,若再次提升,恐百姓不允!”

周瑜看了看孫策,雖然孫策的神色不怎麼好看,卻也沒有製止周瑜繼續下去,那麼就很明顯了,顯然孫策也通過這一次的戰事明白了不少事情。

而周瑜則是繼續道:“弟以為,我等可先派軍奪取交州之地,交州雖遠離中原,卻毗鄰我江東之地,是故可奪下簇而擴充我軍,待精兵練得,自可再發荊州!”

孫策一聽看著周瑜,發現周瑜的神色鄭重,而且極為誠懇,一段時間後,便是點零頭,同時道:“既如此,攻伐交州之事便有公瑾負責!”

周瑜一聽便是點頭應諾,從這一刻開始,雖然江東依舊在擴張地盤,更多的卻是發展自身的地盤,而孫策也在這一刻開始,將軍事多數都交給周瑜。

雖然周瑜還沒有大都督的身份,可是卻已經漸漸有了大都督的權力,當然這個權力並沒有立刻形成,畢竟這期間,孫策依舊掌控著軍伍,隻不過之後漸漸將精力都放在治理上。

不過在孫策以及周瑜確定這些事情的時候,文聘卻是帶領三萬大軍直接向廬江而去,也就是,蔡瑁對揚州孫策的勢力動手了,同時還有江夏也有三萬兵馬而出。

顯然蔡瑁也知道揚州距離荊襄有些遠,故而便是需要黃祖的支持,不過這樣也能夠讓蔡瑁在荊襄的兵馬削弱的數量少一些,能夠保證對於荊襄的掌控。

而且這些兵馬的調動,孫策卻是在七後才知曉的,而且知曉的也隻有江夏的三萬兵馬,至於荊襄,也就是文聘帶領的兵馬則是在十後才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