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宿命 四(1 / 2)

關平給諸葛送回了糧草,同時也送去了山中的情報。

而張殷、淩統得到補給後繼續向北開進,尋找山中的山越部眾及情報中所提到的城池。

八月,剿匪大軍大獲全勝,得城五座,得民十六萬餘人,斬殺洪進、苑禦、吳免、華當四名山越首領。黃亂、洪明率眾投降。

山越的形成非常複雜,土生土長的山民其實也非原本就生活在此,有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就遷到山中的百姓;有些是秦滅六國時遷入山中的反秦勢力;也有大漢亂世時攜家族逃避戰亂的小士族……

黃亂、洪明就是父輩在黨錮之亂中受到牽連才舉家逃到此處的原吳郡士族。雖然他們也與這山中的其他山越部眾一樣占地為王,私立律法。但他們世代深受漢文化的熏陶,在心底是不會向其他山越一樣排斥大漢的。相反他們更渴望一個平穩的大漢天下,讓他們可以走出大山,重歸故裏。

這也是當年賀齊能快速平定這一帶的原因。並不是全都要打才行,很多部落是可以談判的。

隻是這一次他們等來的對手比較強硬罷了。

這一戰,關平、張殷表現一如既往的平穩,讓諸葛亮眼前一亮的卻是東吳小將淩統。

對山越的戰爭中,關平因為處理南平的事情最後再沒撿到什麼好處,每到一處皆被張殷、淩統所率的部隊打完了。最後他幹脆成了二人的中軍和後勤保障,一麵接受城池,一麵收集糧草,還要負責安民。不過,這也讓他得到了極大的成長。一個合格的統帥,絕不僅是可以領兵衝鋒,拿下勝利。還要關心糧草補給、民心民意等諸多因素。

張殷選擇了西路,平將樂、降昭武,斬殺洪進,迫降洪明。

淩統率兵往東北方向襲建溪殺吳免,入建平勸降黃亂,在黃亂的幫助下奔襲三百裏斬殺華當。大軍離東冶已近千裏之遠。

沒了首領的山越便成了真正的山野村民,收服起來便再也沒那麼難了。

諸葛亮是治政奇才,看到這麼大的地盤如此荒廢便覺得十分可惜。

尤其是當他看到南平、建溪等地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山青水秀、土地肥沃啊,如果再輔以新漢新政,用不了多久便會成為象益州一樣的大漢糧倉。

他有重任在身,肯定是不能留下推行新政的,但他又實在不放心就這樣就交給苗洪、黃亂、洪明等降將去打理。

諸葛亮改建溪為建安縣,以建安為中心設立建安郡,下轄東安、東冶、南平、將樂、昭武、建安、建平、吳興八縣,將隨行參軍隨軍議郎楊儀為建安代理太守,楊朋暫行步都尉之職,留下五千兵馬歸其調用。

正式的官員任命還得等長安來調動。

這十幾萬收服的山民絕不是建安群山中的全部民眾,留下五千人馬就是為了將山中的百姓遷出來,擴展城池、開墾田地,建設建安。

八月,諸葛大軍進入太末,經烏傷後分兵諸暨、剡縣,合圍山陰。

會稽太守王朗向吳郡藏霸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