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決戰中原(2 / 2)

雖然兗州、冀州、豫州都是人口大州和產糧大州,但是劉琦沒有留給曹操足夠的發展時間和空間,在曹操結束與袁紹的爭鬥後不太久就發起了這場戰爭。按理來說曹操的錢糧是難以為繼的。戰爭對錢糧的消耗是巨大的。

但是曹操確實有他的手段。

自己沒有不要緊,老百姓沒有也不要緊,士族大家有啊!

曹操是被士族捧起來的,他們想搭上曹操這艘大船,保護自身的利益。那曹操就讓他們大出血。上船容易,下船難。

劉琦在其治下老百姓中的口碑是好,但是新政回收士族手中的土地還是觸碰到了很多人的利益。雖然接受了新政的士族們依然過得很好,但也有相當大一部分人是很難接受的。當然,劉琦對士族不友善的消息傳到中原地區就變得更加不堪了。

沒有人願意把自己手中的土地讓回去。土地便是財富,土地便是身份地位。誰願意放棄?何況劉琦的新政裏還不允許士族擁有太多的私兵。私兵都沒了,哪兒還能保護自己家族的利益?

所以,曹操鼓動士族出錢出糧其實也沒花多少心思。關係到自身利益的時候,那些平時高高在上的士家子弟反而表現得不那麼淡定。主動地給曹操送錢送糧,甚至是送兵。

兗、豫、冀自古以來就是華夏人類繁衍發展的核心地帶,水土肥沃,人丁興旺。東漢以來,又以此三州靠近國都雒陽而繁榮昌盛,所以大漢有權有勢的大士族都聚集在這一圈。

曹操戰略性地放棄冀州,冀州有許多士族便舉家南遷至河水以南。在他們心裏,留在冀州也保不住手中的土地,說不定錢糧還會被兵匪搶去。倒不如帶到兗州去支持曹操抗擊劉琦,也許還有帶著功重歸故裏的一天,到時候土地還是自己的。

所以,仗打的被動,可曹操治下此時卻是空前的團結。曹操勢大的時候,士族大家們還藏著掖著,防著些曹操。這時候不一樣了,劉琦都打到眼前了,伸手就會碰到他們的奶酪了,便沒有人再顧著自己那些小九九了。

家都打沒了,還要土地幹嘛?

命都沒了,一切都是浮雲。

中原地帶,尤其是兗州以及許都所在的穎川,是密衛活動的最主要的地方。戰爭開始後,密衛統領李儒都消失於南陽,親自潛進了許都。但是曹操的反間諜工作也是做得非常之好的,密衛的戰士們也隻能在各大城市中秘密地潛伏著,為大軍傳遞一些敵軍動態和消息外,卻也很難搞出什麼大動作。

接下來的戰爭,恐怕才是諜、謀、兵力、軍需、錢糧等多方位的立體戰爭。

戰勝曹操,是必然。

卻也沒有那麼容易。

劉琦坐鎮中軍進駐陽城,以陽城為前線根據地,於陽關前積極布陣和籌集攻城器械。

決戰中原,果然還得一關一城地去啃去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