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江東後起之秀(1 / 2)

();

劉琦和郭嘉在蘄春便下了船,大軍的指揮部也隨之搬到了蘄春,因為這裏更靠近戰場。

當然周泰不可能讓他倆跟在船上進入戰場的。

縱然他經常聽甘寧說主公武藝超凡,遠在他自己和甘寧之上。但那畢竟是主公和大軍都督,容不得半點閃失。

水戰可不同於陸戰,有什麼意外還能靠馬匹的腳力逃得生天,船若出了問題,大戰之中就隻能靠遊的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中華曆史源於黃河流域,千百年來爭鬥的主戰場基本都在長江以北的中原地區。曆史英雄亦莫不在北方爭雄爭霸、千古留名。

東漢末年,這個天下大亂、群雄紛爭的年代,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時代。

長江流域,終將因為孫策、劉備、劉琦、郭嘉、周瑜、張飛、甘寧……一大群英雄人物而名存千史。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七月二十五,周瑜率水師三萬出彭蠡澤入長江東去,劍指丹陽。

那時候的彭蠡澤遠遠大過後世的鄱陽湖。

春秋戰國時期,龍感湖與鄱陽湖連為一體,長江從中穿過,稱彭蠡澤。東漢時期,由於流沙衝積成洲,龍感湖與鄱陽湖逐漸分離。但這時候也還沒有完全分離,湖麵之寬比起八百裏雲夢澤也相去不遠。

蔣欽在此經營多年,哪怕投靠孫策,再投劉備,他都一直以此為大本營。沙洲之上,蘆葦蕩中……但凡能藏匿的地方就可能有他的哨探。

所以,周瑜大軍在長江口集結時,蔣欽就收到了消息。

這是一個比較艱難的時刻,麵臨重大的決策,蔣欽有些猶豫。

劉備稱吳王,定國都於秣陵,一眾文武都隨王駕在秣陵城中。劉琦向劉備主動開戰超出了劉備手下眾臣的預計,留下張飛守豫章,蔣欽守柴桑已經算是作出防備了。但劉琦大軍來得太突然,吳西兵馬大都督前將軍張飛親率大軍抗擊甘寧大軍,著令蔣欽死守柴桑。

說實話,若周瑜領大軍進攻柴桑,蔣欽還真不怕,他甚至有信心在彭蠡澤中拖住並戰勝周瑜而不讓其靠近柴桑半步。

但是,人家不來!

這特麼就尷尬了!

做了那麼多準備,人家不和你玩呀!

蔣欽是一員猛將,衝鋒陷陣、劇寨而守他都沒問題。但是,要讓他決策、謀略,可就有些為難他了。

“來人,快請子明和參軍前來議事!”

“喏!”

子明是誰?

當然白衣呂蒙呂子明。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時年二十四歲。

呂蒙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鄧當死後,呂蒙統領其部眾,拜別部司馬。孫權統事後,為了削弱孫策舊部在軍中的影響力,大力起用年輕將領。呂蒙漸露頭角,屢立戰功,漸受重用,封橫野中郎將。

劉備能在這亂世之中脫穎而出,除了心機手腕之外,還有一點與劉琦曹操一樣具備識人用人之明。由於出身的原因,劉備在用人之上的膽大比起劉琦曹操更有過之而不及。英雄不問出身!隻要能力出眾,他都敢大膽啟用。平民出身的張飛,黃巾出身的藏霸、管亥,水匪出身的蔣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