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1 / 2)

蕩平倭島除了一除劉琦心中的那口埋藏了許多年的惡氣以外,還重新點燃了劉琦心中那團熊熊的烈火。

好不容易魂穿了一回,反正也回不去,反正已經改變了曆史的軌道了。神罰又如何?天譴又何懼?改不改變自己都不可能回到未來重活一遍,何況這裏已然比那一世更值得他去留戀。

既然來了,就轟轟烈烈地走完這一遭!

這鬼天氣,說冷就冷了。

海風不大,卻陰冷得刺骨。

劉琦都躲在船艙都不敢走出去,太他媽冷了。

靠了岸得趕緊給白馬義從置換棉服,這一路回關中,所過之地都是冬天比較寒冷的地方。

還好現在北方的草原上幾乎百裏一城,城雖不大,卻足以為新的遊牧民族提供遮擋寒冬的避風港。當然,戰略上的好處就更加明顯了。相互間的補給、增援、以及信息傳遞都非常方便。

這對劉琦趕路回並州也提供了許多方便。

越往西走天氣越冷,還好各城之間已經早早地傳遞出劉琦要回長安的信息。各城的軍民都在官家的統一指揮下,為西行的劉琦部隊清掃積雪,準備馬料和各種軍需。

白馬義從本就出身幽州邊境的苦寒之地,早就習慣了雪地行軍。

劉琦拒絕了各地官員提供的馬車,堅持與白馬一路迎風踏雪而行。縱馬雪川的n掩蓋了寒風似刀般的割麵之冷。天氣雖冷,胸中卻熱血沸騰。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蒙州冬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

縱馬踏雪義從隨,破雪碎冰鐵蹄飛,漢家大將東征歸。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麵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的盧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劉琦一路走來,雖然天寒地凍,但還是非常欣慰的,因為蒙州在沮授的打理下已經呈現出一處欣欣向榮的景象。

新的遊牧民族終於有家的歸宿感了,糧食再也不是草原人民過冬最擔心的物資了。每一個城池都儲備了足夠一城人存活一個冬天的糧食。牧民們終於可以安然地進入城中躲避嚴寒與饑餓了,肥美的牛羊可以為他們換來豐富的糧食和金錢。

有了城池,就會有根。牧民們再也不用拖家帶口地四處漂泊了。

有了城池,就會有市場。有了市場,就再也不必擔憂牛羊過不了冬,被活活凍死餓死在冰天雪地裏了。來自南方的各路商家都在這些城池裏與牧民們交易,各取所需。牧民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糧食或者錢物,而劉琦治下的其他地方又增加了許多來自北方的牛羊。許多肉食已經進入了平常百姓家中的餐桌上了。

這對提高全民體質也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一路都很平靜,不到與曹操劉備交界的地方,根本感覺不到大戰在即的緊張氣氛。

平靜得讓人忘記了大漢江山前不久還是一片狼煙,處處戰亂,城城破敗。

從薊門關入關,進入到以漢人為主的燕代之地。代郡和上穀郡是並州軍團往外擴張比最早得到的地盤,在國淵、沮授等人的打理下,已然完美地跟並州整合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