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引軍進入上黨郡,探馬來報天井關緊閉城門,拒絕放行。
劉琦馬上招來郭嘉、賈詡、關羽、趙雲商議。
“這張楊是何意?為何阻止我軍北歸?”劉琦問到。
“意思很明顯嘛,就是不想交出上黨郡,主公受封並州牧,上黨郡就必須受主公管製。而上黨在並州相對來說比較太平,人口也是最多的,比較富裕。上黨東接冀州南通司隸,現在張楊又控製了河內郡,我們已腹背受敵,就算能夠返回太原,估計也得經過惡戰,實力將會大損。”郭嘉道。
關羽拍案而起:“小小張楊蔫敢如此張狂,待我與子龍一路殺將過去,占了這上黨。”
“我同意雲長兄的話,這上黨也無甚領兵之人,何況張楊會盟時帶去了五千人馬,想來兵馬也不多,打過去就是了。”趙雲也接話道。
“主公,詡以為張楊怯弱,以主公在並州的名望他應當不敢與主公為敵才是,怕是有人在後慫恿他出兵。”賈詡最後發言。
“文和是說袁紹?”劉琦想了想問到。
賈詡點點頭:“應該錯不了,袁紹心大,會盟中不見他出兵,整日與眾人飲宴,拉攏人心。張楊有意親近,二人還一起拉攏了南匈奴單於於夫羅,依我看正是有袁紹慫恿,有匈奴人撐腰他才敢如此任意妄為。”
“哼!可惡的袁紹,虧他袁家四世三公,竟然不思討賊,反而勾結胡人,善自攻伐!既然他不仁,我就給他當頭一棒,讓他看看這天下英雄並不是他那點小技倆就可以拿捏的!”劉琦有些氣憤“可是,這天井雄關,就算隻有兩三千人把守我們也不好攻打呀,我軍五千騎兵,三千步兵,如何攻得下?若張楊又領河內追兵來犯,我軍腹背受敵,如何是好?”
“無妨!身後就是太行山,隻要我們安排伏兵於山中,管他千軍萬馬也攻不過來。重要的是如何攻破天井關。”郭嘉說到。
“不如,隻派少量兵士攻擊天井關,我們將主力埋伏於山中,痛擊張楊的河內援兵。若沒了援兵,憑他幾千郡兵是擋不住我們的。”賈詡說。
我去,後世典型的“圍點打援”啊!實在是高明!就這麼辦,想讓我難過,我就讓你更難過!你伸過來一隻瓜子,我就砍掉你的瓜子;你伸過來一隻腿,我就剁掉你的腿!
劉琦安排徐榮領兵兩千攻打天井關,隻佯攻,拖住關內守軍便可。關羽領兵兩千正麵阻擋,趙雲領兵四千埋伏在太行中,隻等張楊進入埋伏圈。
張楊在董昭的建議下,領河內兵馬五千,再帶著於夫羅所率南匈奴騎兵五千,尾隨追劉琦軍而來。
等張楊大軍行至太行山下,董昭怕有埋伏,建議張楊暫緩進軍,可張楊此時已經膨脹了,又有袁紹支持,自己有一萬將士,前方還有雄關相拒,絲毫不把劉琦的八千人馬放在眼裏。他認為劉琦此時應該全力攻打天井關才對,因為他要是進不了關,就將被張楊前後夾擊,前有雄關後有大山,插翅難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