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論邊患(1 / 2)

待關羽回家處理好各種事宜,打點行囊,帶著妻兒便來尋劉琦等人。

“哇!好個可愛的小孩兒!”貂蟬看到鸞姣懷裏的孩子跳著蹦著跑了過去,完全忘了自己也是個可愛的小孩兒。

關羽帶鸞姣向眾人行禮,並向眾人介紹了鸞姣和兒子關平。劉琦高興了,看來這關平果然不是關羽義子,而是親兒子!賺大了!買一送一呀,關平可是能速敗丁奉,殺退曹仁,戰平龐德的猛人啊!應該是盡得關羽真傳的。

劉琦吩咐高順再購置了一輛馬車以便關羽一家騎乘,貂蟬看到鸞姣一口一個“姐姐”叫的那個甜,直接跑關羽車上逗小關平去了,留著劉琦獨守空車!

由於有刺史張懿的親批文書,一路行走的比較順利。經埒縣到陰館,劉琦一行走了十餘日。

到陰館後,劉琦先安頓好關羽家人和貂蟬,帶著典韋高順來到太守府拜訪太守郭縕。

郭縕出身太原名門,其祖父郭遵,兗州刺史,曾守光祿大夫巡行天下。其父郭全官拜大司農。郭縕年方二十有七,已經官拜雁門太守。這郭縕的兒子郭淮是三國時期魏國名將,曾大敗薑維,官至車騎將軍。不過此時郭淮還未出生。

郭縕看了張懿的書信,親自接見了劉琦。

“劉琦公子到我雁門意欲何為?”

“琦遊曆求學至此,想親身體驗一下邊土風情。琦演文習武,為將來報效朝庭,琦想趁年少在邊關多加曆練,增加閱曆,將來可為我大漢鎮守邊關,開疆拓土!”劉琦答道。

“劉琦公子年少誌高,縕佩服!可劉公子出身名門,令尊又是當今名士,縕不明白公子何不在家中好好讀書,將來也好謀個更好的出路?何必到這邊郡之地受苦?”郭縕道。

“居廟堂之高,蔫知百姓之苦?居朝堂之遠蔫知邊境之難?每年冬日多有胡人寇邊,哪能等得朝庭決斷?誰能理解邊關百姓疾苦?”劉琦道。

“哎,是啊!現在匈奴人還好,可從鮮卑人占了北部草原,又不斷派人擾我邊境。每年寒冬,鮮卑人都會南下劫掠一番,百姓甚苦啊!朝庭又不增派軍隊,每年我這小小的一郡守軍,根本忙無法守護全境!”郭縕歎聲道。

“琦以為,邊關防務乃國之重事,當以重兵把守各關隘,並在邊郡各縣增強守備,以備小股胡人進城襲擾百姓。”劉琦說。

“哎,那有這麼容易啊!就拿我雁門來說,雁門下轄十四縣,全郡官兵不過四千,邊境甚長,每名個關隘守軍多則一千,少則一二百,哪還有兵丁守備縣城?就是如此少的官兵,根本不夠用,根本未阻擋不了胡人南下。所以,邊境諸城十去五六,胡人搶糧搶錢還搶人,受不了的百姓也紛紛南遷。哎,我無能啊!”郭縕不住歎息,也頗有自責。

“這非太守之過!郭大人不必自責。這是曆史遺留問題,自南匈奴人依附我大漢以來,大漢便降低了邊境的防禦,裁減兵力,放鬆警惕。近年來鮮卑崛起,也不曾對我漢土大規模用兵,朝庭不重視,太守縱有天大的才能也難做無米之炊啊!”劉琦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