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顯正道(1 / 3)

崇禎二年,成都府井研縣城內一陳姓灶戶老爺(灶戶就是當地以開鹽井燒製食鹽的小資本家)為慶陳家新開造灶井和陳家後人,當朝翰林陳演升為翰林院掌院之喜,故在城隍廟的廟會場上開堂會唱大戲,連擺十日。

堂會開到第五天,一大早城隍廟廣場上就擠滿了趕場看戲的人。四川唐門第十三代掌門唐玉楚之孫唐敏與唐門的藥房管家範伯,書童唐冰三人由城南門進來,在路上就聽人說城隍廟的會場上有大戲看;那唐敏今年剛十九,一聽有戲看就和書童拉著範伯來看戲。三人是途經井研前往東林場羅家灣,為羅老秀才祝壽的,因羅老秀才的長子羅書英在嘉定州的唐記藥鋪擔當掌櫃已幾年。羅書英知書識字把藥鋪的生意經營的有理有條一直是唐門中最紅火的店鋪,為人忠實,低調。唐門感其誠懇不貪之心,故安排門人為老父祝壽。

唐敏三人在廟會上找了一個靠近戲台的位置,邊喝茶邊看戲,今日上午唱的是“桂英掛帥”,三人看的很是過瀛,這時旁邊座位上的戲客一人道;“現在我們這裏最行勢的就是陳家了。”另一人道;“不是嗎,人家陳老太爺的堂侄今年升大官了,而且人家新開的鹽井聽長工講是我們這裏最好的井了。”又一茶客道;“聽說這口井比自流井的還好,這都是人家祖上積的陰德;人家陳效老將軍的忠義之舉是我們井研人那個不知嘛,也該他的後人發財!”三人看完戲已是下午了,就近找了個飯館打了個尖就到羅家灣。

羅書英從小讀書因考功名無果後經親友介紹入的嘉定州唐記藥鋪做夥計因有書識很快當上掌櫃,已有一雙兒女。家裏有田地三四十畝和一灶井,家底也很殷實。

晚間羅書英設宴請唐敏,範伯,書童吃酒閑談。大家酒過三巡話就多起,唐敏問及井研陳家之事,羅老太爺就把陳家的閑事擺起,聽的大家津津樂道:

“陳家係因萬曆年倭賊作亂,萬曆皇派陳家的陳效將軍為禦史監征到朝鮮督戰,後因戰亂而死於朝鮮,萬曆皇感他忠心有平倭之功贈陳效為“光祿卿”正三品;近年他家也是人才輩出,今日唱大戲的是陳效的孫子陳演當上了翰林院掌院。此人為人不怎的,聽千佛寺雷秀才講他的兒子雷延庭曾與陳演是同窗並一同考上舉人後又中了翰林,那陳演奸滑的很常與內官勾搭一起,他花銀子讓內官在京師給他萌了一官職,而雷延庭卻到浙江一縣任知縣,講才華那陳演也高過不去但兩人卻差的遠。那雷家也是我們井研的大戶,雷家已出過幾個翰林了他家的灶井也開的多有幾口井在燒鹽。”大家閑聊,酒意更濃很是快意。

第二天羅書英與家父陪同唐敏三人到自家的灶井觀看並一同去遊當地有名的九灣八洞天。大家來到九灣八洞天的一座山峰上太陽已升起兩丈高,唐敏突見這山頂上的紅石中有動物的屍骨一樣的石塊就順手搬下一塊用手掂量一下很重,羅老太爺見他覺好奇。就道;“這是龍骨石翻過這邊的山還有很多。”

唐敏自小在家中看過不少藥書,書中記有這種石塊為遠古動物因各種原因被埋入地下肉爛骨成石,這種石可入藥是治驚風刀槍傷的良品。他讓書童拾了一口袋拿回去配藥試用。(井研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境內有很多的恐龍化石,著名的亞洲第一龍“龍門溪龍”就是出自本地;而在這九灣八洞天的山後就是自貢榮縣的龍洞恐龍化石群,隻因各方原因沒開發其規模比自貢的恐龍群還大。)

羅老爺子見唐敏他們撿起的龍骨石子很是稀奇就對唐敏道;“小公子我們這裏還有一神秘的山溝,溝中什麼莊稼都不長,隻長一種怪樹。這樹在雨天或霧天就發出一股使人畜昏眩的氣味,當地人不敢接近稱此溝為氣樹溝。”大家聽了甚奇,都想一看究竟。羅老爺子當即興然領著大家來到氣樹溝上邊,隻見溝內白石連片不見頭,寬有三四裏溝高七八十丈,溝底長有一從綠色的樹林;當下快到午時陽光當空故沒有氣味,唐敏想下溝細看羅書英卻阻攔,因怕溝下有毒氣不好向東家交代,唐敏說;“不怕我自小習武可閉氣到溝底,不會有危險。”但大家都不肯最後讓範伯一同下去。

大家找來繩子捆在身上,以小半柱香拽一下,如不動中毒就的下溝救人,並把衣服打濕遮住口鼻準備妥當二人下的溝來,溝底有一小溪流過兩邊長有一排高不過一丈,粗不過碗口的樹林,此樹長在石頭泥縫中,樹下及周圍都無其他連雜草都無;樹葉長兩寸寬一指,葉尾有一刺成黑綠色,樹幹顯白色。溝中並無怪味,唐敏當即向溝上拽拉長繩子,大家見二人無危險也放心了。唐敏細看整個溝中隻有幾十百把株,生長的也稀幾丈遠一株,他在腦海中苦思是否見過此物,在唐門,峨嵋山上各類的藥書典藏也讀過卻沒有書描述此物。他正想摘幾葉帶回查看,範伯卻出手拍了一下樹幹,唐敏聽到響聲忙回頭一看那範伯倒下了,唐敏忙蹤身過去扶起用內力點了範伯的穴護住心脈。帶著他用輕功幾蹤上的溝來,大家大驚忙呼叫卻不見醒來,唐敏忙以內力為範伯推宮過血,少時範伯醒來,人也清醒忙道;“好厲害的樹哦,我拍了一下就感到呼吸困難人也倒下。”

那羅老太爺何曾見過有人如走平地一樣從幾十丈高的溝底托著人輕輕上來且臉不紅氣不喘,自知這唐門的公子不是一般的人物。唐敏把溝中的情景向大家講了,大家聽了頓是驚歎不已。唐敏問羅老太爺此樹是誰載的,羅老太爺道;“不知,這溝中從未有人隻是在近十幾年來才發現此物的,天已不早了我們回去吧。”

回到羅家飯已過點,羅家人忙張羅酒席,席間羅老太爺問唐敏在溝中上來是用的什麼功夫那麼高明,唐敏回道;”此乃我唐門中的武學,我自小習的,後拜峨嵋清音閣的凡虛道長為師,苦學兩派的功夫十幾年也是隻有小成。”羅老太爺不解地道;“那要好高才是大成啊!”範伯笑道;“功夫是個人的修為能力,怎麼算高這可難說。天下武學要以一流算就是以江湖的一家,二門,三宗,七派為武林正道。一家指的是關中墨家,二門是四川的唐門,南海的觀音門,三宗是峨嵋,少林,武當。七派是天山,華山,黃山,點蒼,泰山,雄鷹,天獅。而綠林是以土匪,強盜和與官府作對的好漢俠義之士,組成了這個江湖。這江湖啊隻要有恩仇,有不平就不可能消失。”羅老太爺聽的似懂非懂。

四川唐門創建於唐中期,這唐門中人原本是李氏王朝的皇室之一,因內宮鬥爭逃至峨嵋山上,後定居於這峨嵋山後山的山穀中。房屋的建設也按大明宮的格局來布置。因怕再被追殺但又不願忘祖故改姓唐。這些人中有在宮中任內待製造局官的,也有任內史編撰的,故從宮中帶來很多的火器,兵器製造和醫藥書籍。唐家人以此來養家度日,並入峨嵋派學的正宗的道家功夫,經幾代人的勤習苦練總結專研反而比峨嵋派的功夫還厲害;唐門分為火器,兵器,藥房三房,三房為門下人經營,請有掌櫃,總管,夥計。門人和請的人有近兩千,開銷也很大。

大家邊談邊喝酒,範伯常在江湖走動乘著酒興談起江湖中的趣事,羅老太爺因地理環境的限製而不知江湖之事和當下朝廷的秘聞。井研所處的邊遠很少有武林中人來此,而本地也少有習武者。

唐敏見大家都對武學很感興趣,當即叫書童唐冰為大家耍一套唐門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