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五代之後,天下三分。中原烽火連綿,戰火不斷。西域人虎視眈眈,趁機掠奪財物,摧毀了邊地的布防,占為己有。五年後,梁國惠成帝出兵,同南漢朝、西樓國休戰。百姓不再顛沛流離,各自休生養息。
南漢朝位於江南一帶,魚米之鄉。每年稻穀豐收,經濟實力空前膨脹。開元十四年,南熙帝頒布條例《薄賦令》,減小稅收,增加外貿易,招幕士兵。
秋收時期,靖親王李致寅意外得到一個還未滿月的嬰兒。是已故夫人留下的孩子,靖親王萬分疼愛這個女兒,故取名為李姝。喻意容貌美好,性格溫和。
不管是旁人還是兄弟姐妹,都會喚她一聲:“阿姝。”
和所有的富家子弟一樣,李姝錦衣玉食,禮樂早早開始。她不愛彈奏曲樂,也不愛背誦詩歌,認為那是無用的東西。
每次偷偷溜到父親書房中,搬來木椅,踩上去,樂此不疲地埋頭尋書。李姝找的書,基本是《孫家兵法》、《縱橫捭闔》之類的珍貴古籍。明明不懂其意,興趣卻是不減。
八歲生辰,她的父親送了翡翠玉釵。李姝隨手送給王妃,惹得王妃疼愛至極。靖親王知曉後,問其由。她認真地回答道:“道不同不相為謀。”
那個時候,李姝並未理解這話真正意義。如此一說,靖親王略有驚訝,滿臉微笑。他雙手輕輕負於身後,口中是無盡的歎息。
李姝一日日長大,她熟悉兵法布圖,在父親的教導下漸漸可以操縱軍隊。靖親王不惜花重金請來墨家後人,讓李姝拜他為師,學習機關製作。
麵前俊朗的白衣少年,墨發高高束起。他眉眼精致,溫潤如玉。和李姝差不多的年紀,多了幾分成熟。少年一直抱著個大盒了,片刻不離身。
“阿姝。從經以後,要聽師父的話。”靖親王撫摸著她的腦袋,鄭重地說道。
李姝躲在父親身後,問少年的名字。他雙唇一啟一合,聲若黃鸝清雅:“阿姝,我叫容謝。”
容謝的學識遠遠超出李姝的認識。百家野史、本紀二十傳、水經注,列國誌……他都能一一講解。墨家的機關無人能破,是因為它環環相扣,牽一而發所有。
“師父。”李姝撐著臉嫣笑,“你遠道而來,就隻是為了收我當徒弟嗎?”
一語雙關。容謝停下手中的動作,微微側頭,好奇地打量眼前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李姝眼神清澈,喃喃道:“世人傳聞,墨家出,天下定。莫非是捏造?”
“你這小娃娃,提的都是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容謝利索地削木頭,沒有繼續回話。
除了跟隨容謝學習機關外,她做最多的是去郊外打獵。府裏的兄弟個個開弓,氣若鴻。李姝隻拿了小的弓劍,騎著馬到處亂逛。運氣好的時候,會捕到野兔。
騎累了,李姝會自己下馬到圍獵場附近找果實。剛至初秋,不少果實成熟。她爬上樹,搖掉果實,到地麵足夠多了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