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7年,數學家、理論物理學家和量子計算機學家奧利弗希爾伯特擔任奧秘項目的總負責人。這位科學家不但才華橫溢,而且能言善辯,巧舌如簧,說服當時的聯盟政府首腦,最高委員會主席馬特,獲得聯盟全力資助,奧秘項目正式邁入最終階段。
2517年,第一台奧秘量子計算機,代號‘零’,被製造出來。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就是沒有任何結果。
客觀地講,說完全沒結果也不太確切,馬特政府因此下台了。不過奧利弗躲過一劫,說服了下一個倒黴蛋,繼續支持他的研究。
2524年,第二台被奧利弗事先鼓吹為無可挑剔的奧秘機‘元’完成,以無限量存儲空間和近乎為零的輸出能力震驚了聯盟當局。
人類已經在這個號稱是宇宙最大的金礦上挖了一百多年,投入讓其它星盟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的人力和物力,卻收益甚微,不論繼續挖下去還是中途退出,聯盟政府都難以決斷。
拖到2527年,經過內部激烈爭論,聯盟政府效仿當年地球政府堅定的星際移民政策,決意把奧秘項目執行到底。
於是在接下來的三十年間,又有七台毫無用處的奧秘機被製造出來。此時,奧秘項目已經耗資超過千萬億聯盟幣。
從2544年起,一些有良知的科學家開始出麵反對奧秘項目。除去奧秘項目本身的問題不說,科學家們發現有人打著支持奧秘項目的幌子,大肆侵吞聯盟的財產,致使奧秘項目名義上的耗費如火箭般躥升。
憤怒的科學家團體群起抗議,聯盟頗為忌憚,被迫公開奧秘項目,把黑鍋甩給那些殫精竭慮參與奧秘項目的科學家們。
科學家團體果然內訌,最終數學和物理學論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在萬眾的責罵聲中,項目最後的負責人,數學和理論物理學家費爾南多於2562年絕望自殺,留下遺言,稱這是科學史上最大的笑話。
如果費爾南多再堅持一年,或許不會那麼絕望,因為在2563年,代號為‘白’的最後一台奧秘機研製成功——當然,性能也沒有預料般那麼好。
紫雲拓爬到萊昂李身邊,驚訝地道:“奧秘的本名叫‘白’?”
萊昂李點點頭,道:“不過它是唯一一台能用的奧秘機,所以後來都把它稱作‘奧秘’。”
聯盟政府在評估了奧秘的性能之後,徹底死心,決定中止項目。
大概在2568年左右,聯盟政府決定分解超能對撞機,計劃把能飛的部分改建成星際飛船,把已有的分數元素用於小型量子計算機,以此彌補越來越大的財政黑洞。
然而命令下達之後不久,超能對撞機神秘地消失,到現在也沒找見。
聯盟政府十分尷尬,也沒臉向公眾解釋這件事情,找又找不著,隻好對外宣稱已把超能對撞機封存。
聯盟在尋找超能對撞機下落的時候,曾對奧秘項目的原有工作人員進行調查,超能對撞機神秘消失的消息便被泄露出來。於是對奧秘項目很有感情的一些人,在私下相互聯絡,成立了民間搜尋隊。聯盟也巴不得有人幫這個忙,對搜索隊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決不允許相關資料發布到網上。
連強大的政府和擁有高超科技的仙人都找不到的東西,一個小小的民間搜索隊自然也力有未逮,幾十年來,並沒有任何實質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