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邊上那個,是嚴家那位嚴伯清吧?”唐怡雪手中拿著一個布包,不時從裏麵取出一顆瓜子,放進嘴裏,靈巧的咬一下,吐出瓜子殼。
唐澤看了看地上零散的殼,搖了搖頭,覺得有些丟臉,卻也隻能無可奈何的點點頭。
“嚴伯清都這麼老了,還來湊熱鬧,嚴家沒人了嗎?”唐怡雪嘴角撇了撇,用力一吐,一粒完整的瓜子殼,恰巧落在林翊腳下。
提到嚴家,林翊對台上最邊上的老者,不免多看了兩眼,其實稍微想想,大概也就明白了,嚴家支持新政,陸寅也支持,兩者能走到一起,也是正常。
此次論政的大致流程,先是由陸寅講一講最新施行的新政,類似於後世的個人演講,後麵便是為今日所來之人解惑,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機會,具體由誰提問,那就不得而知了。
嚴伯清介紹之後,向陸寅點了點頭,陸寅隨之輕咳一聲,撫著胡須緩緩道:“蒙眾位看得起,參與這次論證之會,老朽先行謝過……”
陸寅出身楚國,帶著一些口音,開場之言,自然少不了稱讚一番金陵的人傑地靈,以及各界的迎接和熱情招待之類,同時對金陵的文化圈,做出一些肯定,再一他與金陵之間的淵源等等。林翊一邊聽著這些無關痛癢的話,一邊看著旁邊唐怡雪吧嗒吧嗒嗑著瓜子,沒一會功夫,腳下已經扔了一堆殼,唐怡雪注意到他的目光,隨即瞪了一眼,扭過頭去。
“正所謂治世不一道,便國不用法古,事異則備變,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認為法,後又有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吾等當不慕古,不留今,與時變,與俗化……”
聽著這些咬文嚼字,林翊大概明白了些事情,這位南懷先生,多半也是張懷禮請來的,畢竟但凡改革,無論古今,都要先查經數典的找出一些理論依據,使其在法理上能夠站得住腳,然後便是找上一群有影響力的人,到處背書,讓民眾接受,這時候沒有媒體報紙之類,也就隻能請他們到各地去做報告,擴大影響力。
講到春苗法,陸寅自然少不了一番讚揚,他這樣的身份,加上鶴縣出來的政績,又是親自去了一趟,有著相當的服力。
春苗法的好處,但凡了解之人,都是能看出來的,不過至於缺點,恐怕立在當下,沒有人能比林翊更清楚了。陸寅一邊引經據典的為眾人解釋這項新政,一方麵又拿出前朝類似的一些改革,來做比較,講解著自己所分析出的失敗原因,台下眾人也是單純,就連唐澤,婁雲輝等人,都似乎被其所洗腦。
比如陸寅所,在前朝時期,便在各地建有糧倉,每年糧價低迷時,官府以比市價高出一點的價格購入,等到青黃不接,糧價大漲時,又以比市價低的價格賣給農民,以此來緩解民眾的生活,在此期間,官府便是充當著國營糧商。
不過,這裏邊卻是有個問題,那便是在青黃不接時,即便官府低價賣糧,也會出現許多人購買不起,在改善民生方麵,收效甚微。
但春苗法則不同,官府從糧商,變成了國有銀行,在春季糧食短缺時,向農民發放貸款,以此買糧,等到秋收之後,農民手中有了錢,加上利息再還回來,如此一來,便解決了上述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