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的經書呢?”她問。
韓雲綺眼也未抬,“放在文崇閣了。”
閻嬤嬤看著她,目色懷疑,冷冷道:“跟我來。”
說完,她便走出屋子。
來到呂太後的寢殿,她推開大門,走了進去。
韓雲綺不近不遠地跟著。
鬱修到了大門口,自動停住腳步。
寢殿內,檀香嫋嫋,縈繞整個大殿。
暗金色的帷幔,奢華低調的器皿,幹淨明亮的大理石地,皆透著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息。
昏昏沉沉的陽光,照進寢殿,使之顯得愈發空寂、冷清。
此時,呂太後正半躺半坐在長榻上,半眯著眼,一手握著一串佛珠,一手拿著一本書卷,神態安詳閑靜。
閻嬤嬤端著呂太後身邊的茶具,隨後來到一旁,將茶具放到了一個長桌上,最後蹲坐在棉毯上,朝韓雲綺招手道:“過來坐下。”
韓雲綺依言坐在她對麵。
“會沏茶嗎?”閻嬤嬤看向她道。
韓雲綺自然會沏茶,但如果她說會,又不知道閻嬤嬤會弄出什麼幺蛾子,於是搖頭。
閻嬤嬤見她搖頭,視線落到茶具上,開始一邊動作,一邊教道:“沏茶,包括燙壺、置茶、溫杯、高衝、聞香、品茶等。茶葉不同,其中的方法也要跟著變化。如雨後龍井......”
閻嬤嬤雖然板著一張臉,語調冷淡,但聲音卻不大,也不急,有條不紊地說著,在寂靜的寢殿裏,顯得並不刺耳。
韓雲綺知道,這異樣的寧靜,隻是暴風雨降臨的前奏。
前奏越是安靜,暴風雨就越是猛烈。
她的預料,絲毫沒有錯。
此時,文崇閣內,正發生著一件大事。
夜已臨近,天色近黑。
文崇閣上上下下,近有百名侍衛,舉著火把,來來往往,不知道在搜查些什麼。
幾位負責掌管文崇閣的大官,麵色凝重,比手畫腳,急切地商討著什麼。
這時,一個大約有四十來歲的男人出現了,從他的神態和官服來看,正是文崇閣的總負責人,禦史中丞。
他來到大官中央,朝大家詢問了幾句。
今日當值的官員,立刻向他彙報了情況。
他麵色沉重,朝身邊的侍衛交代了什麼,他一揮手,上百名侍衛,當即朝仁寧宮趕來。
上百個火把,如一條長龍一般,照亮整個大道。
路旁的宮人,紛紛垂首避讓。
寧靜的仁寧宮,很***受到了顫動的腳步聲。
閻嬤嬤停下教習,看向大殿外,張耳細聽。
韓雲綺神色漠然,重複著閻嬤嬤教過的沏茶步奏,動作閑雅,舉止從容,仿佛一切都置身事外。
須臾,一個守門的太監,急急上前,跪到寢殿外,高聲稟告道:“呂太後,禦史中丞求見。”
閻嬤嬤放下手中茶杯,起身,蹙眉問道:“這麼晚了,有什麼事嗎?”
太監垂首道:“禦史中丞說,文崇閣的鎮殿墨寶消失了。”
茶杯“咚”地一聲掉在地上,閻嬤嬤臉色一驚,“你說什麼?”
此時,呂太後也坐正了身子,望著跪在地上的太監,神色鎮定,“讓他進大殿。”
太監起身,趕緊傳召禦史中丞。
呂太後起身,閻嬤嬤立刻上去攙扶。
韓雲綺側臉看向門外。
此時星月璀璨,是個很美的夜晚。
可惜這吃人不吐骨頭的深宮中,又要平添一抹的鬼魂了。
直至呂太後和閻嬤嬤走出大殿,她才停止沏茶,起身,不徐不疾地跟了上去。
來到大殿,隻見禦史中丞已經跪在大殿中央。
呂太後高高地坐在上首,神態威嚴冷漠,“禦史中丞,你將事情具體說一遍。”
禦史中丞頷首,“傍晚時分,當值的李監官在關閉閣樓前,按照規矩巡查了一遍文崇閣,結果上至三樓時,發現銅鎖被毀,他大驚失色,當即進去查看那副墨寶,果然已被盜走!”
“李監官立刻命人封鎖文崇閣,幾位監官聞訊趕來,將文崇閣上上下下搜查了一遍,無果。”
“今日進文崇閣的人不多,根據當值的記錄,就隻有百裏公子和韓小姐進去過。”
“事情重大,老臣不敢拖延,趕到文崇閣以後,立刻趕來向呂太後彙報!”
一席話說完,大殿恢複寂靜。
良久,呂太後看向韓雲綺,老眸微沉,“禦史中丞的意思是,韓雲綺偷了墨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