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起因(1 / 2)

第一章起因

當她再一次坐在姑蘇城中,望著那一朵朵如鵝毛般的白雪,緩緩的伸出了她那隻纖長的右手。

耳畔又響起了那熟悉的說書人聲,可待仔細一聽,聽著那說書人所說的是那一樁往事時,女子手中的茶碗便給掉落在了地上。

不記得那是多少年前,又約莫著是在長憶三年間,她就是在這姑蘇城中瞧見了那個小女娃娃。

時間隔得久遠,她也漸漸記不清那些往事,隻是還隱隱約約的記得,那女娃娃的那雙清澈見底且如同星辰的眼。

小女娃娃與著尋常女娃娃不同,她每每遇到些許事情時,總喜歡低著頭,咬嘴強撐,由其是她眼底的倔強,總讓她不由得多瞧上幾眼。

姑蘇城裏的冬季,往往要比其他地方的冬季要來的快一些,也往往要來的嚴寒一些。

明明不過九月,滿城便被這白雪給染成了白色,不過八月,姑蘇城人便都穿上了那厚重的棉襖。

也就是在那冬季,那小女娃娃就穿著那單薄的秋衣,來到了姑蘇城中。

小女娃娃身上的紅色秋衣,布滿著坑坑窪窪的泥土,且因著穿了許久的緣故,那秋衣早已破爛不堪,瞧不出原先的顏色。她的那張本該充滿氣血的薄唇,也被這寒冷的冬風給吹的發紫。

她像是要去一個地方,但又更像是在尋人。

小女娃娃極其的安靜,安靜的讓人根本注意不到她,她的那雙好看的不能再好看的褐色眼睛,就靜靜的盯著一處,一眨也不眨的。

她的眼底總有一絲憂愁,如同一片水汪汪的大海,讓人不經對她感到幾分好奇。

她靜靜的待在路邊,也不顧他人眼中的厭惡,也不管自己穿著的這單薄秋衣,是否能夠受得住這寒冷的冬風。

她總是站在原處,不厭其煩的拉住一個又一個的過路人,嘴中一直重複著那一句不知被她喚了多少遍的話語,她道:“京都,大雲京都,往哪裏走?”

小女娃娃的年紀約莫不過五歲,可卻又不像是個五歲兒童。

她的眼睛裏麵有著五歲兒童少有的沉穩,她那十分瘦弱的身子,又有著連我這般大年紀的人,都比不上的毅力。

我想也便是如此,這才讓我注意到了她,甚至讓我在我心中也不由得為她感到驚訝。

小女娃娃的聲音極其的清脆,且又帶著了幾分小孩子的奶氣,讓人聽了隻覺得十分歡喜。

隻不過又許是因為她話語說多了緣故,再加上她又受了這寒冷的冬風,這便使得這小女孩本該清脆的嗓音,還雜帶了幾分沙啞。

她瞧不清那小女孩的容貌,並非是她的眼色不好,而是那小女娃娃的巴掌臉上全是傷痕,有未結疤的,剛弄不久的。也有快要退痕的,因是已經有了好些時日的疤痕。

這小女娃娃的傷痕上麵還布滿著泥土,也就唯有左眼下方,能讓她隱隱約約的瞧見她左眼下方的紅色疤痕,且尤為刺眼。

多日觀察,我見過她挨餓時,與同行乞丐搶吃的模樣,我也見過她為了多討要幾個銅板,對著好心人耍弄心計,潑皮無賴的樣子,我也瞧見過她被與她年歲相差不多的孩童,給打的十分狼狽的模樣。

她被人打時,不曾哭泣,也不曾哭鬧,隻是在下次見著那些兒童到來之時,自己主動上前將身上的銅板全數交了出去,而隨後卻又在那一天夜裏勾結另一幫乞丐,將那些兒童所搶到手的銅板,又全數給搶了過去。

年數大了些的乞丐,自是比那些年幼的乞丐要難纏的多。她雖告了狀,但卻依舊沒有得到些許銅板。

甚至有時,有些乞丐還會帶著幾分玩弄她的心思,十分嘲諷的從兜裏麵拿出兩三個銅板,再將這兩三個銅板給扔在地上,狠狠地踩上幾腳,一臉看戲的模樣。

而她瞧見此般場景,卻也不說些什麼,隻是十分嫻靜的蹲下身,將那些乞丐所扔下去的銅板一一給撿了起來。

她站在原處,仔細打量著自己所穿著的破爛衣服,選取其中較為幹淨的一角,將這些銅板一一擦洗幹淨,再是十分小心的放進自己裏衣裏麵。

她死死的抱著自己的胸口,生怕裏衣中的銅錢再被他們給搶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