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真的有貓膩(1 / 2)

其實之前在湖仙居見到黃亞軍的時候,我就總感覺有些不對勁,因為按照陳銅雀之前所說的,他好歹也是一位頗具實力的省城大老板,可是在飯桌上,他卻表現得有些著急了點,而且言談舉止雖然很強勢,卻透露著那麼一股子心虛的味道,現在聽陳銅雀這麼一說,我連忙問道:“大哥,這麼說這裏麵有貓膩?”

“有貓膩倒是不假,不過對你和你們坎杖子倒是沒有任何壞處。”

陳銅雀擺擺手示意我放心,這才解釋道:“你可能還不知道,前兩天省裏麵開了一個有關加強全省扶貧工作的會議,但凡是涉農企業,假如要是到貧困地區去投資建廠並且為當地老百姓提供就業崗位的話,省裏麵會拿出一筆資金專項扶持,另外如果有必要,為了支持企業發展,會由政府出麵擔保,向銀行申請一筆數目可觀的貼息貸款,我看黃亞軍就是看中了這一點,所以才選擇和你們坎杖子合作這個項目。”

“聽你這麼一說,黃亞軍的確是打了一手好算盤。”

我搖了搖頭,雖然心裏有些不大舒服,但我卻不得不佩服黃亞軍的精明。

所謂政府貼息貸款,說白了就是由政府承擔部分或全部利息的無息貸款,對企業來說,這就相當於是拿著別人的錢做買賣,假如還能爭取到三年免稅政策的話,再加上省裏撥款的那部分數目可觀的扶持資金,想必黃亞軍這次可就真的是賺大發了。

我雖然對葡萄酒這個行業不是特別了解,但終歸是農科出身,赤霞珠這個品種畢竟是釀造高端葡萄酒的頂級原材料,如果坎杖子真能種植出符合生產要求的原材料,加上黃亞軍重金購買的設備和先進技術,他能夠因此而打開高端葡萄酒市場也說不定,再退一萬步講,即便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釀造出頂級葡萄酒,黃亞軍的葡萄酒品牌在遼海省的市場占有率擺在那裏,他並不愁銷路,所以隻要不出大的意外,他在這個項目上的投入都是穩賺不賠的。

在回薑雨薇宿舍的路上,我始終都在思考陳銅雀所說的一句話,那就是精明固然是成功商人的本性,但卻不是決定性因素,包括他自己在內,縱觀他們這類人的發家史,其實不難發現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吃透政策的同時也懂的利用政策,這也正是官商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關係所在。

不過話說回來,就像陳銅雀說的那樣,既然發展葡萄種植這個項目對我和坎杖子來說並沒有任何壞處,反而鄉親們還能因此而撈著不少實惠,那我便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於是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到縣政府大院去跟蔡公民彙報了這個事,不過對於黃亞軍免稅三年那個要求我倒是沒有提,這畢竟不是我一個小鄉長能做主的事,所以沒必要畫蛇添足。

八百萬的前期投入,雖然相對於陳銅雀四海礦業一千二百萬的規模稍微小了點,但對於湘雲縣乃至於整個遼源市來說仍然是不可多得的大項目,尤其是在趙靖川和薛翰林先後幾次親自帶隊出去招商無果的情況下,縣委和縣政府對此尤為重視,蔡公民為此還特意召開了一次專題會議,除了研究如何對接項目之外,這位縣委書記還當著所有人的麵對林長清做出了指示,說是按照市委和市政府“以項目論英雄”的精神,是不是組織部門可以研究一下對我的破格提拔,對此林長清自然是點頭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