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八月十五夜月(2 / 2)

“linda姐,哥,媽,還有林冰姐都到齊的話這樣我們一家人可是相當的齊整了,哥你說呢。”直到秀玲這話音落下來的時候我怎麼覺得有點兒不對勁似的,難道是因為林冰和linda之間的關係嗎?因為我看到linda自秀玲說出這個內容之後她顯得有點兒安靜了。

吃過晚飯之後,媽提議著讓我陪linda到處走走看看江城的花燈,是的,江城每一年的中秋節都會有燈會,記得以前小的時候我和幾個要好的同學都會去猜燈謎,雖然現在長大了,但這個環節一直保持了下來,也延續至今,因為它是一種文化,一種產業,一種適合大家娛樂的文化產業。

本來我想讓媽也一直去的但她說累了不想走太多的路並且人很多,她也怕成為我們的負累,畢竟還有小羅羅在陪著媽所以我們也不好說什麼了。

江城的江邊非常的繁榮,等我們到了江邊那裏早已經人滿為患了。彩燈也全都亮了起來,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掛滿紅燈籠的走廊。這是一個以雙鳳柱的形式組成長廊開頭,一對對柱子間懸掛著一個個紅紅的大燈籠,讓人感覺到紅紅火火的氣氛,走在其中,猶如走在一片紅火的海洋中。我們一路走,看到了“嫦娥奔月”、“雙龍戲珠”“百鳥林”、“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錦繡新區—魅力江城”……

各式各樣的都有,荷花燈、蘭花燈、獅子燈、兔子燈、舊式宮燈、新式電子燈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放眼望去,明滅交替,亦真亦幻。

突然想起了唐杜甫的詩詞《八月十五夜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這是詩人避亂蜀中之作。詩前兩聯睹月興感,用象征團圓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詩後兩聯描狀中秋夜色,"見羽毛"、"數秋毫"兩句下字奇險,立意浪漫,於老杜詩中別是一格。

但就在這會,秀玲看我入神了她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去找點謎語來猜,然後我回頭看了看linda之後我們一起走近人群堆裏,秀玲拿著一張謎語簽在認真的思考著。我隨便抓起了一個簽,明月幾時有(打一電腦名詞),乍一看這些是燈謎嗎?也實在是太潮了吧,記得以前小時候玩的那些燈謎很多的都是一些古典元素,現在的內容怎麼就跟得上21世紀的時尚趨勢了,我直撓頭皮。

Linda也拿過我的燈謎麵看了看,她也隻是簡單的笑了笑,很顯然對於這種問題來說我們都顯得有點跟時代脫節了,反而我還是喜歡猜一些經典的東西,這是不是代表著我骨子裏頭比較傳統呢。

最後秀玲回頭看了看我的燈謎,然後她靈機一動,很快的想出了答案說:CD光盤;聽到這個謎底之後我和linda也同時撲倒了,這實在是太驚豔的答案。

這個燈謎還不算什麼,因為linda也隨手抓了一個內容,當時她卻不自然的笑了起來,但內容裏帶著生澀的成分,我看了看謎麵是這樣子的,十個男生看五個女生洗澡(打一成語),我倒,但對於這樣的內容,我還是蠻有把握的,而五個女生,五和十組成的成語有了,五光十色!

我說出這個答案的時候,linda也頻頻點頭,最後還是等我們的新生代大學生來總結,她說對了的時候我們都擦了一把汗,原因是現在的燈謎太具有都市味道了。

秀玲拿到的一條燈謎是這樣的,中秋菊盛開(打一成語);我和秀玲同時回答不出來都覺得這個內容挺有內涵的,想不到linda卻想了想就說出了答案:花好月圓,最後我們簡單的深度的理解了一番,好像就是這麼一回事,是的,猜燈謎就是這麼一回事,很多時候都是根據字麵去形意會,根據月亮的典故和別稱猜。如“嫦娥應悔偷靈藥”,猜一外國著名建築,謎底:凡爾賽宮。謎麵是李商隱的詩句。知道嫦娥奔月的典故,不費吹灰之力便可會意,得出凡間賽過廣寒宮的謎底。再如:“春宵苦短日高起”,打五言唐詩一句,謎底“早被嬋娟誤”。謎麵出自白居易《長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寫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夜夜纏綿、翻雲覆雨的豔事。有點暖昧,微微涉黃。都怪那個月亮來去匆匆,夜太短,沒讓兩個情種過足癮。早被嬋娟誤——都是月亮惹的禍,壞了皇帝的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