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清明(1 / 2)

翌日,三月初一,清明。

因山中弟子都已紛紛回家掃墓的緣故,空塵山今日人煙格外冷清。

對於嬋來說,七年前的那場火災沒有燒死她,卻燒毀了她對親人所有的懷念。那個朱門前曾經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的軒轅府,早已消失於世,在人們的記憶中衝刷變淡。

現在,軒轅氏除了其高超的醫術尚還殘存於人們口耳相傳的故事中,又還剩下了些什麼呢——名醫,神藥,秘方?沒有,一個都沒有。那場吞噬軒轅府的大火,讓它什麼也沒有留下。

除了,軒轅嬋一顆複仇的心。

紅衣女子坐在花園裏,忍不住地回想著那些殘破不堪的記憶。它們隱約地閃現,忽明忽暗,似乎十分模糊,又相當鮮明——

九年前,她醒來的時候正躺在軒轅府的床上,身邊還有一個奇怪的哥哥。那時的她什麼也不記得了,隻聽他說,他叫軒轅銘。

後來才知道,是軒轅府入山采藥的章師傅救了她。那個時候,章師傅去往山澗尋藥,卻偶然在石灘上發現了這個小姑娘。醫者仁心,章師傅想也沒想便將她帶回了軒轅府。可是世事難料,她醒來後眾人才發現她的眉目竟與前不久去世的秦紫嬋有幾分相似。而那個女子,正是軒轅氏的獨子軒轅銘的未過門的媳婦。

不知是福氣還是禍害,當軒轅夫婦見到這個小姑娘靠自己的毅力從生死垂危的邊緣掙紮著活了過來以後,便毫無猶豫地決定要收養她。那個時候,本就因思念秦紫嬋而整日茶飯不思的軒轅銘變得更加痛苦。他明知自己深愛的人是秦紫嬋,卻又總忍不住將對她的思念寄托在這個新來的小姑娘身上。一時間,對於父母要收養她之事,他同意也不是,不同意也不是,隻能把自己的苦澀與抑鬱傾訴於酩酊之中。

後來,他的父母還是如願收了那個小姑娘為女,作為他的妹。隻不過,他還是執意要她名嬋。

從此,她不知道自己從哪裏來,卻知道自己有個完整的家,而軒轅府就是她的全部。

那時的她還很小,不明白什麼叫作愛,什麼叫作念。她隻知道那個軒轅銘總是悄悄地跟在她後麵,直到她生氣地用石頭砸他,他才走。

就這樣又過了兩年,一直到了那個特殊的日子——修醫之會。

軒轅氏幾世傳承皆為名醫,深懷救死扶傷之心。所以,軒轅府每年都會舉行修醫之會,向那些武林精英的子女們傳以岐黃之術,以佑他們日後行走於江湖。就這樣,那些互不認識的孩子們用著化名,開始了他們人生中可能僅此一次的學醫生涯。

身為軒轅氏的女兒,軒轅嬋本不屬於他們之列,然而出於對神秘江湖的向往,她還是一再請求父親能讓她一同參加。父親最後同意了,隻不過仍然有那個要求,就是她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如果說,真的有命運的存在,那麼命運的齒輪在那一刻,就已將她的人生轉向了另一個方向——如同五行的羅盤早已刻好,金、木、水、火、土中的每一個人都逃不過自己的一劫,相生相克,永遠輪回。

想著想著,紅衣女子忽然覺得心裏有些空落落的。她不知道自己本來叫做什麼,親生父母是誰。她就像一顆飄蕩在江湖的孤草,風吹響哪裏,她就飄到哪裏。不知道來自何方,也不知去往何處。也許現在,暗夜還能算是她唯一的故人吧。

想到這裏,她的手輕輕拂過灼華,眼裏帶著些許迷茫。

——既是清明,何不去竹林踏青。反正,我已是孓然一人。

後山,幻竹林。

這一片浩大的竹海位於空塵山的後方,因其山體麵北而很少有陽光射入,地氣也較為潮濕。但是,這裏的竹子卻長相當得繁茂。那一簇一簇的竹如箭一般拔地而起,交錯重疊,幾乎遮天蔽日。

對於其他人來說,這裏或許會太過於冷清。但是對於嬋來講,她卻很喜歡這裏的幽靜與空靈。

忽然,一陣穀風吹來,惹得翠綠的竹搖搖晃晃,颯颯作響。那一刻,她感到了些涼。

她不覺輕輕碰了碰自己手臂上的傷痕,想到兩日前仇無期給她留下的三十七道玉笛印,心裏就止不住漾過一陣苦澀。如果,不是小時候父親一直給她配著中藥泡澡,這三十七道鮮紅的玉笛印,恐怕還真會要了她的性命吧。想到這裏,她忽然對七年前的那些人、那些事有了一種濃鬱的思念。

突然,她發現原本漫無邊境的竹林深處,似乎有點什麼動靜。她立刻屏住呼吸,悄悄地走了過去——盡管昨日的不歡而散讓她非常不想再見到那個白衣男子,但這一次她還是不得不承認,她又見到了他。

那個白衣人還是沒有變,他的白衣如雪,披發似墨,腰間一枚晶黃的琥珀玉佩是這兩黑與白裏唯一的一點區別。

此刻的他正立在一座墳前,墓碑前方有些簡單的貢品,一旁的香已燃了半柱。

“你怎麼會也來了?”白辰胤天轉過身來,顯然,他還是發現了她。隻不過這一次,他的語氣十分的輕柔,似乎已不再是那高高在上的統治者,而是像她一樣是一個沒有父母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