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後,世態倒是多了幾分蕭條。曆史的風暴卷過,馬嵬坡前荒草已經齊膝,湧入長安的喧囂聲已不在。
誰都不能阻止另一個時代的到來,杏花雨,板橋青。
後梁沒有盛唐的繁華,好在君王腐朽,醉夢生死。民間文人騷客不少,作為文人墨客帶動起來的副業――煙花柳巷開遍了都城的大街小巷。
牧童不知酒樓杏花村,但你若是問他紅燈區在哪,他立馬會用稚嫩的小手給你詳細指出。甚至會附帶告訴你,小紅的技術怎麼樣,哪家的老鴇願意賒賬……
不得不說,這個朝代是一襲爬滿跳蚤的華麗旗袍。豔麗掩不住腐朽,腐朽中開出後庭花。
能與青樓並駕齊驅的隻有茶館了,茶館裏的說書先生,聲音沙啞而低沉,能將每一個傳奇故事賦予獨特的魅力。
後梁王朝生活平淡,遠離了金戈鐵馬,必定近於笙簫絲竹。若有清明的墨客不願睡死在小紅的肚皮上,隻有在茶館裏才能回顧往昔的恢宏盛世。隻有用說書人的嘴,才能勾勒出英雄塚,美人淚。馬革裹屍,無人歸。
灼灼的七月烈日,曬在背上,幾乎能褪下一層皮來。空氣中裹挾著蒸人的熱浪,就連門前淡青色的布條也病懨懨的,依稀能看出上麵龍飛鳳舞寫著的“茶”字。
但是,這家狹小的茶館裏,今日卻擠滿了人。升鬥小民都拚命伸長了脖子,隻為能看清坐在木桌後麵的說書先生,能聽清楚他說的每一個字。
用幾個銅板就能換來一杯清茶,一個平靜悠然的下午,比起青樓劃算許多。今日來的人分外的多,種田的,抬腳的,都紛紛放下了手中的活。
茶館中的小二端著茶水在人群中來回穿梭著,茶壺裏麵已經見底了。淡綠色的粗茶,用湯水兌了好幾遍,若換在平日裏,定是會被這些斤斤計較的升鬥小民計較的。而今日無一人在乎茶水的寡淡。
無數雙眼睛都注視著矮桌後麵的說書人,他是一個瞎子,可他也感覺出今日的不同尋常。
青衫垂下,說書人端坐著。手中的三弦咿咿呀呀地響著,將他低沉沙啞的聲音點綴得格外觸動人心。
開封城中前些日子發生了一件大事,普寧公主跳下城樓死了。身上的大紅嫁衣襯著滿地濺起的鮮血,詭豔而淒美,簡直無法用言語表達。
世間無人不羨慕王孫貴族,更何況是金枝玉葉的後梁公主。
說書人的撫尺在桌子上重重一拍,不啻驚雷,竟將幾個大老爺們的眼淚也驚落了。他說,普寧公主是後梁黃昏將至,天穹上最後的一顆明星。如此聰慧清明的女子,如今也殤歿了,後梁的氣數也怕是要快了。
在座的聽書人沒有幾人有幸見過普寧公主一麵,最後定格的一眼,也是她站在城樓上,將頭上綴滿夜明珠鳳冠丟下的那一瞬。
三千青絲垂落,姣好的麵容恍若畫卷。而後,她縱身跳下了城樓,恍若是一隻折翼的火鳳。在世人的眼前,在皇帝的眼前,就此流星般隕落。
古舊的三弦將這個傳奇而悲涼的故事娓娓道來,桌上青花素鳥的杯子中茶香嫋嫋,說書人卻無暇喝上一口。
門外停著一輛精致的馬車,一雙潔白修長的手探出,將竹簾掀開。風湧入的那一刻,隱隱有暗香傳出。
一聲清脆的聲音響起,精致的木屐已經落在了地上。一同垂下的還有白色的輕紗,風過衣袖,冷香不斷。
木屐中白色的襪襦纖塵不染,穩穩落在馬車激起的塵埃之中。高挑修長的背影十分奪目,黑色綢緞似的長發垂落,頭上僅用一支玉簪綰住。翩然優雅的姿態與周圍的路人形成雲泥的差別。